1 / 3
文档名称:

景观地貌.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景观地貌.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8/6/9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景观地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的认知
生命科学学院张新慰学号:200816840207 专业:园林(规划设计方向) 班级:2班
摘要:2007年,中国南方喀斯特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南方喀斯特包括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喀斯特,总面积146016hm2。但在当前大力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中,我们加大对喀斯特地貌地区的开发,尤其以喀斯特地貌为开发点,往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目前,喀斯特地貌面临一定的生态问题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生态问题治理对策
1、喀斯特地貌的特征
喀斯特即岩溶地貌,是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中国喀斯特具有面积大、地质演化复杂、地貌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中国南方喀斯特主要可分为三个区域:云南石林喀斯特、贵州荔波喀斯特和重庆武隆喀斯特,以石林的剑状、锥状和塔状喀斯特,荔波的森林喀斯特,武隆的天生桥、天坑、溶洞为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总面积达146016hm2,面积占整个中国喀斯特面积的55%。这一区域集中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区域,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中国南方喀斯不仅具有奇特的地质景观,而且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估报告( Evaluation Report),云南石林喀斯特有植物889种、哺乳动物42种、鸟类87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44种、鱼类12种;贵州荔波喀斯特有植物1 532种、哺乳动物59种、鸟类137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75种、鱼类43种;重庆武隆喀斯特有植物
2、存在问题
喀斯特地貌目前面临的问题可归结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过度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商业化开发,使喀斯特地貌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我国的喀斯特地貌目前正面临着旅游业的超载和错位开发,喀斯特地貌“商业化”、“人工化”和“城市化”愈演愈烈,严重威胁了喀斯特地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由于喀斯特生态环境的自然地理地貌表现为以土壤承载力弱为特征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成了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西南地区常年受太平洋季风和印度洋季风共同作用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年均降水量较大,降水频繁,自古就有“天无三日晴”之说,这些因素带来的后果是植被覆盖率不高,从而导致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
。湿润的西南季风气候使年降水充沛,地处副热带,气候宜人,是滋养病虫害的温床。喀斯特地区地处生态敏感地带,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大多为贫困地区。其最典型的特征是对环境因子变动的敏感性强,因此环境或景观的变化会导致土地生产力的明显下降乃至丧失地质条件复杂,在经历了2008年的南方特大凝冻灾害和2009年西南干旱灾害以及多年来的滑坡泥石流的频繁发生之后,喀斯特地区的生态问题特别是贵州境内的生态退化日渐突出,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森林质量下降等呈上升趋势,其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恢复难度都使它们在环境问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是岩溶石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长期自然演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叠加而导致的一种生态退化结果,又代表了岩溶地区长期自然演化的进程和不人类合理的活动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