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用线条表现美术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用线条表现美术教案.doc

上传人:xinsheng2008 2018/6/11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用线条表现美术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用线条表现美术教案

篇一: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教学教案
作者:可可
出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美术试用课本《教学参考用书》(上册)
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
初一美术(第六、七、周) 课时:2 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学****以线造型的作画方法,加强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培养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作业要求:用线条正确表现物体的结构。
教学重点:
1、观察、分析、概括物体的形体
2、用线条正确地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条来正确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教学过程:
第一节一、组织教学: (1分钟)
按中学美术常规进行。二、引入新课: (2分钟)
总结上一节课--用线生动地描绘物象,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三、讲授新知识: (15分钟)
1、分析物体的结构,树立形体结构的观念。
(1) 体的形成:演示。
(2) 体的构成结构:分析几何形体的长、宽、高。
(3) 如何将复杂的物体用几何形体加以概括。
2、讲解和演示用线条表现物体结构的方法。四、学生实践,教师视导: (22分钟)
1、作业要求:
(1) 临摹课本第二页学生的作品。
(2) 学****作品中用线表现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3、辅导要点:
(1) 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所临摹作品。
(2) 要求学生按方法步骤临摹。
(3) 引导学生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关系。五、课堂小结: (5分钟)肯定学生的学****积极性,通过临摹掌握了一些表现方法,为下一节课的学****做了准备。第二节一、组织教学: (1分钟)二、引入新课: (2分钟)
上一节课通过临摹,学****了用线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这一节课进行实物写生。三、讲授新课: (15分钟)
写生一组静物,用线表现物体的形体
演示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1、用辅助线定出物体的大体轮廓,找出对应的中轴线。
2、勾出物体结构的轮廓线,比较各部份比例关系。
3、从形体结构出发,进一步画出具体形象结构特征。
4、用肯定的线条深入描绘。四、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20分钟)
1、
作业要求:
(1) 提倡严谨的造型。
(2) 运用整体的观察方法。
(3) 各部份比例关系要正确。
2、
辅导要点:
(1) 整体地把握物体的形体结构。
(2) 运用基本形体去概括物体结构。
(3) 辅导学生注意比例关系,准确地表现物体的形体。
五、课堂小结: (5分钟)
启发学生观察、体验和理解线在造型中的功能和作用,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用线条生动地描绘物象。
篇二:用线条表现教学设计文档
《用线条表现》教学设计
迁安市杨店子镇初级中学王秀红
教材版本:河北美术出版社七年级13册
课业类型:
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线条是美术语言中最基本的造型语汇,也是人类最古老、最简便的艺术语言。自然界中所存在的线感都曾给我们以启示,在长期的总结和感悟过程中,人们对线条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了随心所欲的水平和境界。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线条艺术品,学生从中体验到线条的魅力。
《用线条表现》一课,主要阐述了线条的形态,组合形式和对线的感受,并通过大量中西方线条的范图、示例,让学生从各个角度体会、分析不同组合的线条的作用,尝试利用线条描绘不同的物体并进行情感的表达。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基础教育阶段,阅历尚浅,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是很强,但他们对万事万物具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教师能从他们身边的事物有计划有目的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的问题联系起来,思考总结规律将会受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把握好学生这一特点进行充分的准备,运用形象直观的视听信息,生动有趣的导入环节,与身边事物息息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由此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帮助学生理解、领会线条这一抽象的概念及线条的各种特性。
三、设计思路
本课以教材为基本结构框架,对所学内容进行添加和整理,使学生通过学****从理论上能够简单了解线条是人类用来表现自己看到的物象的工具,体会分析不同形态、不同组合的线条的作用,利用线条这一工具进行情感的表达。简单加入对东西方绘画不同之处的介绍。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导入阶段引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练****然后体会感悟,最后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用线条来表现。
四、教学目标

、不同质感、不同组合规律的线条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