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之我见.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之我见.doc

上传人:wxc6688 2018/6/12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之我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之我见
09市场营销一班张磊
摘要:入世以来,中国企业异军突起,海外并购浪潮风起云涌,本文主要分析08-10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原因,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以及提出几点建议与意见。
关键字:跨国并购;特征;经验;
在研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
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原因:作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自身鲜明特点的发展中国家成长起来的企业来说,其并购也有其中国特色。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过去二十年间在对外开放政策和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的中国制造业、能源业以及部分IT行业已经初步完成了对国内市场份额的划分,其中的佼佼者出于对海外市场的向往和‘‘走出去’政策的响应,也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充分分析了全球经济的市场构成以后,中国企业意识到了对外新设项目进行投资的巨大困难,于是转而将自己现有的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到海外并购中去,寄期望于能通过海外并购国外优秀企业来获取包括技术研发、管理策略、品牌推广、市场认知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中国企业已经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仅仅透过国内市场中无休止的价格战和出口廉价的
‘中国制造’,已经不可能使企业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了,于是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谋求降低成本,掌握市场主导权为主要动因的,所谓的中国式的跨国并购出现了,其对外并购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中国经济在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到达一个瓶颈期,高速增长下隐藏着的是恶性的竞争和粗放的发展,其结果就是中国企业在经历了最初的成长后变得缺乏活力,不足以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竞争压力。因此,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速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成为了当务之急,而对外并购优秀的同类企业就被中国企业视作一条简洁有效的途径。
2. 市场进入与品牌认知
“中国制造”在世界举世闻名,然而中国却缺少在世界上叫得出名的品牌。中国企业并未能得到理想的收益以及道义上的认可。大量的利润转移到了掌握品牌的海外跨国公司手中。同时,还因未能取得主要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而受到无理的反倾销制裁,中国企业在急欲获得认可的时候想到了通过海外并购拥有优质品牌的公司获取海外消费者的青睐,并且借此摆脱一系列反倾销制裁,做到“一举两得”。
3. 国内市场日渐饱和,部分行业产能出现过剩
由于在过去十几年中,我国一般的民用及工业产品的投资与生产发展十分迅速,国内市场逐渐趋向饱和,大量企业产能过剩。如果仍然像以往一样,在融资后投入新设项目,扩大生产势必出现巨额亏损。因此,市场的竞争压力逼迫中国企业依靠并购整合来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对海外企业并购还因为可以调整企业的生产结构而被大量优秀的国内企业所施行。
4. 汇率的影响
外汇汇率也从多个方面影响跨国公司并购,尤其是跨国公司国际并购。由于外汇汇率能够影响收购的实际价格、筹集资金、管理成本以及利润的返回。所以当本币对外币相对坚挺时,跨国公司并购大量发生;当本币对外币相对疲软时,外国跨国公司以并购形式进入本国市场的机会也大大提高。近期人民币逐渐出现升值,因而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时的成本也有所下降,跨国并购正是时候。
2007年,中国金融军团海外并购史无前例的一年。仅在10月份,%股权,%股权,%股权;11月29日,(约27亿美元)%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此前,,%;%股权。
2008年2月1日,%股权,这一消息立即震动了全球。其快速、隐秘、高效让业内外均大吃一惊,这是中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投资,也是全球交易金额最大的股票交易。“力拓”,分别在英国、澳大利亚两地上市,其中约72%的股票在英国,28%在澳大利亚。12%的股份相当于力拓集团股份的9%。另外,力拓的股东相当分散,拥有9%的股份实际上已是力拓的主要大股东。
2010年3月28日,吉利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作为一家中国民营轿车生产企业,吉利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