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9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
教
学
大
纲
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编制
2009年09月
目录
《线性代数B》课程教学大纲 4
《高等数学A1》课程教学大纲 9
《高等数学A2》课程教学大纲 16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大纲 23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教学大纲 28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 32
《大学物理A》课程教学大纲 40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54
《模拟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61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66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71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 76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84
《Matlab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95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99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104
《专业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108
《新技术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115
《信息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17
《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24
《电子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137
《光纤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42
《光电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48
《微电子学》课程教学大纲 159
《光电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65
《光纤测量与传感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70
《晶体光学》课程教学大纲 175
《光学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80
《信息光学》课程教学大纲 187
《实时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193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199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06
《互动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13
《数据库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17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25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232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241
《语音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247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252
《DSP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257
《SoPC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265
《线性代数B》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号: 21090082
总学时: 32(讲授/理论 32学时,实验/技术/技能 0学时,上机/课外实践 0学时)
适用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中学数学
一、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用线性代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相关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行列式的性质及计算方法;掌握矩阵的运算及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掌握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基本理论与方法.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节
主要内容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讲授
讨论
习题
实验
其他
第一章
行列式
6
6
0
0
第二章
矩阵
8
6
2
0
0
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
10
8
2
0
0
第四章
矩阵的特征值
8
6
2
0
0
统计
32
26
6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行列式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行列式的性质.
(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
(Cramer)法则解线性方程组.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3. 克莱姆(Cramer)法则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三阶行列式.
.
(列)展开.
.
第二章矩阵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数量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反对称矩阵的定义和性质.
、乘法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掌握矩阵转置的性质,了解方阵的幂,掌握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的性质.
,掌握分块矩阵的运算法则.
,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
,理解矩阵的秩的概念,会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
.
.
教学内容:
第三章线性方程组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