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何写好统计信息及分析
合阳县统计局张二赞
(2013年8月26日)
我们先要明白,写作是由人具体操作的问题,涉及到人的问题一般主要是两大问题:一是思想问题(很关键),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态度决定命运,思想铸就成败,想不到肯定做不到。二是习惯问题(很重要),好习惯是锻造优秀人生的最好机床。
前边我和大家专门交流过“优秀是一种习惯”的话题,没有好习惯很难成就大理想,有了好习惯优秀便是一种必然结果,写作问题也一样。
这篇交流材料,有不少借鉴参考的内容,但更多是自己亲身体验的总结提炼,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参考和帮助。首先,我们来看:
写作者通常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1、缺乏兴趣,避而远之(思想问题)。许多人觉得写作难,写出精品更难主要是思想偏于功利化,一是认为写作是出力不讨好,麻烦不经济的事,对写作没有兴趣,更谈不上爱好,所以唯恐避之不及。以前在镇上工作的时候,有不少年轻人一听说领导让写材料,第一反应是我弄不了,这恰好与养成好习惯的第一条相冲突,凡事不说不可能。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做行政工作比较特殊,就是主要依靠传阅文件、开会讲话、总结汇报在工作,能说会写是最基本的功夫(人常说:乡镇工作干得好不好,主要看两方面:一是能说会写,撰写工作总结;二是能掐会咬,解决上访等棘手问题)。这就是领导的秘书一般提拔较快的原因之一。二是刚开始练笔,就想一蹴而就,急于得到别人的表扬与赞赏,急于发表成名,碰到几个钉子,受到一些委屈,就丧失信心甚至彻底放弃(当然这与社会氛围有关,因为现在流行的是赞赏教育)。
2、懒于动笔,思路阻滞(思想问题)。越不写越不爱写,思维越来越粗旷,觉得百无聊赖,啥都没意思,不值得写。真正写的时候才感到一是老虎吃天,无法下爪,没有合适的导语,开不了头;二是很难找到写作的灵感和火花,抓不住价值信息的闪爆点,即使偶尔碰到一星火花,常会以各种缘由放弃。(
对我来说,撰写信息最大的问题就是寻找有价值的信息闪爆点,一旦发现合适的价值闪爆点,写作便不是问题。)
3、实践太少,无米下锅(习惯问题,积累不够)。一方面是社会实践太少。即:工作经历、生活阅历和社会阅历较少,缺乏对事物的敬畏、敏感和周边人的关注,认为一切都很平常,没什么特别和大不了的,因而情愫积累、语言积累、事例积累不足;另一方面是写作实践太少,想象、联想、抽象等思维水平低,这是一般写作者的最大障碍,即缺乏好素材,即便是有也缺乏驾驭的能力和技术。
4、功夫不到,火候难拼(习惯问题)。客观的讲,即使专业的写手,也得承认写作有时的确是令人棘手的事情,尤其是那些直接为领导服务的文员,难就难在领导的脾性爱好和质量要求因人而异,而且反复修改,精益求精,让写作者常常难以适从。同时,他们的写作任务经常具有随机性,任务布置之后,往往是一夜之间或一两个小时之内就要见到产成品,就要投入使用,因此他们的写作压力和工作效率必须高出常人至少4-5倍。而这种公开场合使用的东西,又必须保证措辞的准错、思路的清晰、语气的适当、风格的别致。这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综合性智力劳动,归根结底还是写的太少,沉淀不够,写作没有进入高效发挥阶段,没有形成良好惯性和巨大势能。
以上四种因素相互交织,最终产生不想写、不爱写、不愿写,担心写不好等自我封闭心理,最终渐行渐远,进入恶性循环轨道。(那么)
二、如何才能打破四大障碍
许多人动手时才发现自己思路打不开,写不出东西,肚里的墨水不够。如何做才能够打开思路、迅速组稿,提高写作能力,适应工作的需要呢?怎样才能提升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呢?
(一)自信。自信,是生命力的源泉。树立自信,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先决条件。写作也不例外,相信自己,别人能做到的,我们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表面上看来,这好像只是一个意念问题,但却非常重要,因为人活一口气,有气才有力,这个气就是自信,他能让奋斗的人充满活力,让平凡的生活掀起涟漪。所以做好一件事情,一定先要克服自卑心理,不要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拿不出手,怕人家笑话,总是不敢写,越不敢写你就越不会写,越不会写你就越提高不了水平。现实工作中,也没有几个人会刻意笑话别人的练笔之作,只有把不成熟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改,才可以从修改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任何人都不会与生俱来就是作家。鲁迅先生说过:
“即使是天才,刚出生的第一声也是啼哭,而绝对不会是美妙的歌曲”。
(二)积累。常言道:一锄挖不出深井,一口吃不成胖子。写作属于抽象艺术、属于功夫学问,所以得勤积累,练慢功。打仗要先做好粮食的储备,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写作需要做好多方面的积累,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普通人。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才能根深叶茂,开出奇葩,精神励人,流传千古。
1、写作积累积什么?
一是积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