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土方回填技术交底.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方回填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资料分享 2018/6/14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方回填技术交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槽土方回填技术措施
一、工程名称:南湖花园小区二期#楼
二、施工准备:
材料及主要机具:
、土料: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晒、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土料过干,则应预先洒水润湿。
、石灰:应用新鲜的块灰,使用前1~2天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5mm,且不应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它杂质。
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作业条件:
、回填前应对基础、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板;或在外墙上弹上水平线。
三、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 → 检验土质 → 分层铺土、撒白灰 →拌均 → 夯打密实 → 检验密实度 → 修整找平验收
、回填前应先清除基底上垃圾、草皮、树根,排除坑穴中积水、淤泥和杂物,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造成土方下陷。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夯实中,靠墙200㎜范围机械不易夯实的部位应采用人工补夯,避免用机械破坏防水层及保护层。
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
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雨期施工:
基坑(槽)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糟)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若拌和好得灰土未夯实下雨时,应采取塑料布覆盖,严禁水泡。
四、要求及规定: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回填灰土的范围为基础侧面和上面为500㎜,外墙侧面为800㎜。其他部位采取素土回填。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环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