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警风警纪监督员工作心得体会
曾经,能熬夜、会破案、能喝酒,这是民警留给老百姓的普遍印象。
如今,一介武夫形象以被儒雅风范、高素质、精干亲和取而代之。
——这是若干年前,笔者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触警”的“初体验”。
而后某日,笔者又有幸成为一名肩负神圣使命的警风监督员,此间更是感慨良多。
领导带头亲民爱民
具体说来,笔者在行使监督职责时发现,在警风警纪建设上,××公安分局各级领导干部起到了“一马当先”的作用,带动全体干警,注重养成良好的品德作风,勤恳敬业、亲民爱民。记得在一次开门大接访活动中,分局领导认真倾听百姓心声,耐心释义,有的当场即批示督办。期间一位年迈的老者在反映情况时情绪激动,接待领导不但以真情平复了老人的情绪,最后还派车将老人送回了家中。这位领导说,如果民警的目光只盯着所谓的大案要案,显然是在观念意识上存在欠缺。他说,老百姓找到民警,很多可能只是大家眼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于其个人而言,往往就是天大的事。只有把这些事处理好了,才能让群众对民警产生认同感和信赖感。“也许,一个市民一辈子只会求助民警办一件事情,但是如果民警疏忽怠慢了这件小事,那么你所有的成绩就是‘零’。”
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笔者几经明访、暗访发现,分局在“正警风,树形象”,强化民警社会功德意识的实践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干警们在工作中自重、自醒、自律、自警、自励,都能把“您好、谢谢、请稍候”等文明、礼貌用语常挂嘴边;及时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主动向群众汇报工作,分析治安状况,针对典型事件进行分析解说,增强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对案件的实质得以准确的定性;各级领导对民警的工作进行督导,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做到不遮掩,不庇护,真正形成了用语文明、办事文明的良好氛围,如今老百姓们都说,“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早已成为过去时。
“公道”聚人心
警察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群众赋予的一种特殊信任,用好手中的权力,上不负党,下不愧群众。民警们深谙“秉公道之心,说公道之话,行公道之事”,才能得以汇聚人心。于是,他们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为“警”的宗旨,自觉秉公为群众排忧解难,用自己的良好言行塑造“公仆”形象。“有句话说得好,‘公生明,廉生威’,一名警察在群众眼里究竟怎样,群众只认一个理儿,那就是看你说话公不公,执法办事正不正。因此,一个为人正直、公道正派的警察就是公安工作的一面旗帜,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爱戴。”一位基层派出所民警说。
安全感无处不在
“现在××各主要路段、街巷经常有民警巡逻,心里真踏实。”许多老百姓如是说。
笔者了解到,老百姓的这份踏实感来自于警方细细构架的平安网。为打造平安××,××公安分局日常及重大节假日,最大限度地组织巡警、刑警、武警、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