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精神损害赔偿
摘要本文是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分析,从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理论知识出发对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精神损害赔偿人权保障法律体系
作者简介:张朝平,广东省韶关市广播电视大学。
在经济发展及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多的注重对精神世界的关注,精神上损害赔偿是指使人的尊严和精神被他人所侵害,触犯了法律的规定。此外随着国家人权事业的快速发展,精神损害赔偿的研究也是在更好的满足保障人权和完善法律体系的需要;同时近年来有关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纠纷逐渐增多,人们在遵循法律对精神损害方面的规定来处理实际问题上还是存在着诸多不便之处,使得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违法行为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精神上的损害之时情理上应该给予其在精神上的补偿,而实践并不允许,这于法于情都存在着一些争议。因而有必要对精神损害赔偿重新进行认识,发现其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完善。只有重新对精神损害赔偿有一个崭新的认识,才能站在相对高的角度来透视现实中发生的相关问题。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概述
(一)精神损害的界定
精神损害则指他人对自己的一些权利如健康权、名誉权、亲属权等人身权或具有人格利益的特殊财产权的侵害而导致受害人精神上所遭受的痛苦或者创伤。精神损害因是对人心理上或者情感上的伤害,因而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利益的损害。主要区别于物质利益方面的损害的显著之处在于精神损害具有非财产性、体现在情感上的创伤或者精神上的痛苦、独立存在性三个方面。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义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民事主体由于其人身权益受到他人之违法行为的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的方法进行救济的民事法律制度。其与财产损害赔偿共同被纳入到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体系框架之中。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规则是确定损害赔偿的前提,是对侵权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进行承担责任的一种评价标准。如今在侵权责任法上有关规则原则的规定主要依据有无过错分为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对于精神损害问题的责任归责问题如何的进行选择?应该根据事实的具体情况来具体的分析适用哪个归责原则。在人格权受侵犯的精神损害赔偿中应当适用过错的归责原则,有那方有过错进行裁决。在有关人身伤害方面进行精神损害的赔偿中除了适用过错的原则之外,无过错的归责原则也是分情况可以被适用的。
(四)精神损害赔偿的意义
随着精神损害方面的纠纷逐渐增多,导致精神损害赔偿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对于人们并不陌生,在实践中也是常常遇见,一般而言,精神损害赔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补偿损害,损害赔偿作为一种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它发挥着补偿损害的作用,当人们的精神受到侵害时通过一定的金钱来进行弥补过失;其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侵害的发生,侵害者对他人造成精神上的痛苦也同样需要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在金钱利益上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基于趋利避害的本性,精神损害赔偿可以给人们一定的警示和教育作用,从而减少或者防止损害的发生;其三,对侵害人进行处罚,精神损害赔偿是通过金钱的方式使侵害人受到一定的惩罚,承担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其四,调节的功能,精神损害赔偿是损害赔偿的组成部分,当受害人受到侵害之时可以通过精神损害来弥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