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
一、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二、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I级: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
Ⅱ级: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
Ⅲ级: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
三、处理措施
1、I级:无需进行处置。
Ⅱ级: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
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Ⅲ级:立即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2、伤口处理:彻底冲洗+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
(1)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
(2)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伤口情况允许,应当尽量避免缝合。
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
3、疫苗接种: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越早越好。
接种程序:一般咬伤者于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不分体重和年龄,每次均接种1个剂量。
4、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5、接种狂犬病疫苗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
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
间相应顺延。
6、狂犬病病死率达100%,暴露后接种疫苗无禁忌症。
7、被动免疫制剂严格按照体重计算使用剂量,一次性足量注射。狂
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20IU/kg,抗狂犬病血清按40IU/kg计算。狂犬
病免疫球蛋白和抗狂犬病血清在伤口周围进行浸润注射,而疫苗注射
是伤口对侧三角肌等肌群。
8、如未能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当天使用被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