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医源性感染的预防.ppt

格式:ppt   大小:1,395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源性感染的预防.ppt

上传人:aibuaiwo1318 2018/6/19 文件大小:1.3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源性感染的预防.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源性感染的预防
西京医院感染管理科
刘冰
一、医源性感染定义
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凡是在医疗、护理、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医疗器械、设备、药物、制剂、卫生材料、医务人员手或提供医学服务的环境污染导致的感染,均应称为医源性感染。
二、医源性感染的病原体 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
医源性感染常见病原体
细菌:占病原体的90%以上,且对抗生素多重耐药。
病毒:HBV、HCV、HIV、SARS病毒等
真菌:逐年上升,近年真菌感染率为20世纪80年代的2~5倍,多为白色念珠菌
其他:衣原体、支原体、寄生虫等
医源性感染的传播途径
医疗器械和设备传播病人使用污染器械、仪器等导致的感染
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经血传播的疾病有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弓形虫病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药物及各种制剂传播输入在生产、保存、运输、使用过程污染的药物
医疗用品传播使用污染医疗用品导致
接触传播: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医疗操作时通过污染的手,将微生物从一个病人传给另一个病人
医源性感染的影响因素
感染控制管理疏漏:缺乏认识,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控制制度欠完善,培训不到位,经济投入少,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滥用,导致感染菌耐药性的广泛出现和感染菌谱的变迁,导致抗菌药物失去作用,损伤正常菌群的定制抵抗力,引起人体微生态失衡,给耐药菌的生长和病原体入侵创造条件,增加了医源性感染的机会。
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各种侵入性操作、手术等,在对机体造成损伤的同时,给微生物的入侵提供了便利条件
新的病原体不断出现近30年来,新发现的传染病和病原体有40多种
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不规范认识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消毒设备陈旧,措施落实不到位,如洗手、物品及消毒剂过期
正常防御机制缺损疾病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社会人口老龄化使病人大多具有免疫低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