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边境民族和谐社会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边境民族和谐社会论文.doc

上传人:170486494 2018/6/19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边境民族和谐社会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边境民族和谐社会论文
一、基本概念和研究思路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发展,并在发展中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协调的、有效用的,能够积极地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因此,考察广西边境民族地区边境贸易发展对边境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必须把边境进出口贸易放到边境地区整个国民经济再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比较,按照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四个环节设计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考察广西8个边境民族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民生竞争力,考察边境贸易发展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作用。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选择
。提高边境民族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民生竞争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经济基础。因此,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该体现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的主要特点,应该体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中和谐、协调的特征,要符合边境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要求。同时,选择的设计指标必须能够反映广西边境地区的边境贸易发展水平,注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选取符合统计调查工作的实际,评价指标体系要精简、明确,指标包含的经济社会信息丰富、清晰,并且必须具备获取性、可比性。。在“生产”环节,主要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指标的主要含义,是指一个县域核算期内实现的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与县域内常住人口之比。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县域整体经济“生产”的实力,又反映了县域人民生活水平的总体标准,是了解和把握县域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指标。在“分配”环节,主要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两个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反映城镇居民的富裕程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家庭全年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后剩余的,可以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按照农村人口进行平均的指标,反映的是农村居民的富裕程度。把城乡居民两个收入指标纳入数量分析体系,可以较好地反映边境地区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的是否协调、和谐的实际情况。在“交换”环节,主要选取“边境贸易进出口额”指标。指标的主要含义,是指在两国的边境地区,通过居民、贸易机构或指定的企业进行的进出口贸易,是实际到达我国边境的和实际离开我国边境直接进出口的所有商品贸易,主要包括: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和其他等三项。在“消费”环节,主要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指标的主要含义,是指一个县域的企业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收入的金额。该指标是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供应的生活消费品的总量,是研究县域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研究县域居民生活水平、社会零售商品购买力、社会生产、货币流通和物价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
三、实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