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人音版一年级上音乐教案 小精灵.doc

格式:doc   大小:14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音版一年级上音乐教案 小精灵.doc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18/6/21 文件大小:1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音版一年级上音乐教案 小精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精灵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演唱《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二、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优美抒情。并能运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能按节奏编创歌谣。
聆听《野蜂飞舞》,想像音乐中所表现的野蜂飞舞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现自己听后的印象。
教学内容
一、表演《小青蛙找家》
二、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
三、表演《小蜻蜓》[来源:学科网ZXXK]
教材分析[来源:]
曲作者徐仪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她深深了解儿童们的心理状态,用自己那还带着稚气的热情创作了这首乐曲。曲中的小青蛙好比可爱的少年儿童,他们正在幸福地成长。
二、管弦乐《野蜂飞舞》
《野蜂飞舞》。原为歌剧《萨丹王的的故事》中的一首管弦乐幕间曲。歌剧的脚本取材于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同名童话诗。
歌曲《小青蛙找家》
这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二四拍,五声宫调式。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了铺垫。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悦的心情。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
歌曲《小蜻蜓》
这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三四拍,五声F宫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结尾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上行,似乎在炫耀小蜻蜓的自豪,同时以肯定的口吻告诉学生,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让儿童们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道理。
课时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二、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四、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歌曲思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跟随《口哨与小狗》和《拉勾勾》剪辑而成的音乐律动进教室。
让学生掌握二拍子的基础上,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简介小蜻蜓
用谜语引出“小蜻蜓”
细细身体长又长,
身后背着四面旗,
斗大眼睛照前方,
专除害虫有助益。[来源:学科网]
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有关小蜻蜓的知识,初步渗透保护益虫教育。
三、感受音高身体语言
师弹旋律
A、
B、[来源:学#科#网]
当弹到这两条旋律的时候,学生身体模仿蜻蜓往低处飞
2、师弹旋律
A、
B、
当弹到这两条旋律时,学生用身体模仿蜻蜓往高处飞。
三、学唱歌曲《小蜻蜓》
1、观看媒体:哪只蜻蜓飞舞的动作最适合这段音乐?
通过大屏幕随三拍子音乐模仿小蜻蜓飞舞、捉虫。
启发学生用手势为歌曲旋律伴奏,并根据学生动作分组进行合作。鼓励学生创作不同的身体节奏。
4、跟老师朗读歌词。
5、师:你认为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朗读?
生回答。
6、师:你觉得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朗读?
同听唱法教学,学生轻轻跟唱歌曲,并徒手在空中飞感知乐句。
师扮演小蜻蜓,做出捕蚊的动作,生扮演草丛,全体演唱歌曲。
请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分别扮演蜻蜓、草丛,全体表演唱。
情境表演
1、出示三张图片,请学生观察,小蜻蜓在干什么?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后小结。
小蜻蜓自由飞舞的图片
小蜻蜓高兴游戏的图片
小蜻蜓辛勤捕蚊的图片
2、启发学生从音乐的力度、速度、声音的连贯去表现三幅图片,并进行演唱。
3、把图片和音乐结合,让学生根据音乐速度的不同,表现不同形象的萤火虫。
4、情境表演,学生头戴小蜻蜓头饰,化妆成萤火虫,随音乐进行表演。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小青蛙找家》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动物,并通过演唱和自由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二、通过简单的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节奏创编,让学生体会了解,同样的音乐可以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及一系列情境变化,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引导学生在情境变幻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