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心理影响及其应对策略.pdf.txt

格式:txt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TX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心理影响及其应对策略.pdf.txt

上传人:n22x33 2012/10/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心理影响及其应对策略.pdf.tx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心理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人文政治
.8 17.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心理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王营
(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 9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 00 ) 5 5 0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土地流转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倡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国家对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征收,这就导致许多农民脱离土地,从而对其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影响。本文将就这一系列心理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展开论
述。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心理影响;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1 2 7 0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6 ( 0 1 0 0 0 0 0 6— 2 X 2 1 ) 9— 0 0— 2

农村土地流转
般意义上的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即承包经营权在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流动和转让,其实质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主要就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流转包括土地所有权的流转和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变动,但根据现行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所有权流转,仅限于国家对集体所有土地的征收( 张後军 2 0 ) 0 9 …。农村土地流转有其深厚的积极意义,但这改革的背后也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对农民的心理影响不可小
一一
益,但却不知如何去行动,往往采用一些过激的方式;即使一部分农民咨询过法律工作者,也雇佣过律师以起诉的方式维护自己的相应权益, 可高昂的律师费用也令他们感到巨大的压力,加之相关法律的不完善, 所以收到的效果微乎甚微。所以面对这一局面,许多农民产生了茫然感与无力感,他们的能力有限,可面对的困难却相当巨大。
4 农民脱离土地又得不到及时安置而产生的空虚感.
觑。
二、对农民心理的影响 1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民暂时或永久脱离土地,安全感缺失.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土地经营权流转已越来越被关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后,农民脱离半辈子劳作的土地,又一时间得不到安置,本身无一技之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从而产生强烈的空虚感,无所适事感,对未来失去目标,消极悲观,缺乏斗志,部分农民通过打牌,闲逛等方式消磨时间,这就致使赌博风气滋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由于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不知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农民的精神文明健康问题堪忧。
5 .政府转移安置部分农民工作,农民城市化现象进一步加强.
注。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 2 0 0 9年中央 1号文件专门出台了政策: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国农民上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思想使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农民对于土地的爱恋,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为农民视农业为生活之一部分,无形中对土地产生一种亲密感,把它看成传家宝,不肯也不能轻易离手。二为各种产业中,只有土地是最安全可靠的,既不怕天然灾害,又不担心盗贼抢劫。第三个原因是,所有农业中,只有土地是有形而看得到,土地无形中变成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 台湾吴贤聪] 。除了吴先生所提到的这三个原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