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柳州殡葬设施规划初探.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柳州殡葬设施规划初探.doc

上传人:n22x33 2018/6/27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柳州殡葬设施规划初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柳州殡葬设施规划初探
作者:黄斌杰
一、殡葬设施的概念
殡葬设施是为了进行殡葬改革、殡葬管理、殡葬服务等与殡葬相关的工作,满足人们殡葬活动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机构、系统、组织、建筑等。狭义的殡葬设施是指为处理遗体或骨灰以及满足人们殡葬活动而建立的建筑或场所。目前我国的殡葬设施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是处理遗体的殡葬设施。包括火化遗体的火葬场,其主要功能是负责遗体接运、遗体冷藏、遗体火化。
二是处理骨灰的殡葬设施。包括安葬遗体、骨灰或者安放骨灰的公墓,其主要功能是安葬(或散撒)骨灰并为人们提供祭奠、悼念的场所。
三是为殡葬活动过程中礼仪的进行而建立的殡葬设施。包括为停灵、吊唁、遗体告别等殡葬礼仪而建立的殡仪馆、殡葬服务中心等;骨灰散撒(如海葬)后,为了方便后人悼念、纪念而建立的纪念或祭奠设施与场所等。
二、我国殡葬设施的发展现状
我国殡葬改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实行火葬、改革土葬的基础上,殡葬习俗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殡葬法治稳步推进。在我国殡葬改革的历程中,殡葬设施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为了迅速推行火葬而建立的“三五”式火葬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
二是进入 20世纪 80 年代后,随着社会体制改革和殡葬改革的推进,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殡葬消费的需求的提高,对设施简陋的火葬场进行更新改造,原有的接运、冷藏、火化简单功能得到有效地提升,形成了以火化、礼仪、骨灰存放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殡葬设施即殡仪馆;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随着“骨灰处理多样化”精神的逐步落实,为满足人们传统殡葬文化中“入土为安”的殡葬需求,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以安葬骨灰为主要功能的经营性公墓,弥补殡葬事业经费的严重不足。
三是进入 20世纪 90 年代后,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殡葬消费需求,进入“殡仪馆进一步更新改造,争创国家等级殡仪馆,经营性公墓得到长足发展”的阶段。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以“一条龙”殡葬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服务中心,给人们的殡葬活动提供了便利。经营性公墓的迅速发展主要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
我国现有殡仪馆约 1600 个,以安葬城镇居民骨灰(或遗体)为主要功能的经营性公墓约 1800 个,在农村分布着公益性公墓近 20 万个。
三、柳州城市发展与殡葬设施建设的现状
(一)柳州城市发展
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全市辖六县五区,总面积18618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00万人),居住着汉、壮、侗、苗、瑶、仫佬等近48个民族。经过两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多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柳州已初步形成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柳州市的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为860平方公里。至2020年规划期末市域总人口预测为480万人,市域城镇化水平为62%,市域城镇人口为300万人,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16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168平方公里。城市性质确定为“山水风貌独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心城市之一;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及重要的工业城市。”
今后,柳州市将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并统筹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突出山环水绕的城市景观特色,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逐步把柳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柳州殡葬设施的发展
1971年,柳州殡仪馆建成投入使用,拉来了柳州第一次殡葬改革的序幕。1992年7月西山梦园成立,成为柳州市建设最早的公墓。1995年,月山公墓、仙景安陵园随即成立。经过近20年发展,柳州的公墓队伍日益壮大。目前柳州市的经营性公墓中,,,仙景安陵园有4000多个,福山陵园推出的墓位约1000个。近年来,柳州市民政部门不断倡导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祭祀方式,以响应“倡导绿色殡葬,推动生态墓地建设”的号召,有效节约土地资源。目前,西山梦园墓园北面的柳州市骨灰灵堂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室内壁葬式的骨灰灵堂建成后可容纳5万个骨灰盒,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以满足市民的殡葬需求。
于1971年投入使用的市殡仪馆,是我市惟一的殡仪馆。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殡仪馆的建筑及设施已经落后,且所处位置也不适应城市的发展规划。因此,柳州市政府综合从区域、规划、环保、人文、景观、交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