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河南沁阳永威学校考察学习的体会
永威学校能够在短短的几年里成为河南省内外远近闻名的名校,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通过考察和网上搜索学习,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我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简单归结为四个“一”,即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机制、一个好方法、一个好氛围。
一、一个好校长造就一所好学校
蔡林森未到永威学校前,学校办学质量不佳。2006年10月,蔡校长到任后短短的三年时间,学校教学质量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成为远近闻名的名校,这足以说明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蔡林森校长的信念是: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的确,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好的校长就能办好一所好学校——洋思中学是这样,永威学校也是这样。因此,“没有办不好的学校”的下半句应是:只有不会当的校长。蔡林森这一信念,首先基于他对学校的认识。学校是文化的创建地,而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会让学校向自由迈进一步。蔡林森管理学校、领导学校,就是在穿凿一种文化,让教师们浸润在文化中,让文化影响教师、改变教师。我们不妨把蔡林森所创造的文化称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不保守,又踏踏实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他听课,听完就评课,听的认真,评的尖刻,为的是老师不断完善,早日成熟。其次基于他对教师的信任。他深信,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尤其渴望得到校长的肯定。他还深信,学校是依靠教师来办的,离开教师,校长再有天大的本事
也会一事无成。
的确,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绝不是教好学生的一切责任都推给教师,若此,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但是,无疑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样,蔡林森的这一信念是基于对学生的认识:学生有无限的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措施。他说:“差生为什么成绩差,主要是行为习惯差……因此,要教好每个学生,必须统筹兼顾,狠抓全面发展,特别要抓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就这么主张了,关键是蔡林森真正认识了,而且实打实地去实行了。行为喜欢的养成岂在某一个早晨?蔡林森的可贵之处在于坚持,在于严格训练,在于校长和教师的以身作则。此外,学生需要激励。
的确,一所学校需要一个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能够亲力亲为的实践它的校长。蔡校长就是这样的典范。他有理论,懂管理,会教学;他爱学校、爱教师、爱学生。
二、一个好的机制激活一支教师队伍
灵活的用人机制。永威是一所民办学校,学校有用人的自主权,用什么样的人就聘什么样的人,不符合标准的教师是进不来的,不合格的教师是要解聘的,教师有紧迫感,有压力也就有动力。永威学校的教师队伍是有源头的活水,是有生命力的。
教育承包责任制。“包”字进学校也是蔡校长的成功法宝。校长包学校全面工作,副校长包分管工作,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包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优秀率的达标,包后进生转化,包教好每个学生,
备课组长包质量包备课等,学校工作无所不包。因为责任明确,奖罚分明,教师的积极性高,主动的全身心投入,工作效率就高。
科学的绩效工资。永威学校02年成立,06年蔡校长到任后开始实行绩效工资。教师工资由基础工资、月考核工资和学年绩效工资三部分构成,此举打破了教师工资的大锅饭,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一个好方法打造了惊人的教学成效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