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读课标解读 谈反思感悟.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3页
该资料是网友上传,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请放心下载。
点击预览全文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课标解读 谈反思感悟.doc

上传人:drp539603 2018/6/28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课标解读 谈反思感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课标解读谈反思感悟
今年初,经过近十年的实践与探索,新的《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取代了《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而面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课标》是我们必读的工具书,因为它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具有指向标的作用。为了更深层的理解和领悟之中精神,我研读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一书。读后,在反思中我有了新的感悟。
感悟一:提高人文素养,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
全专家、新课标编写组核心人物陈琳教授在解读新课标中《英语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教学建议》时指出:“在英语课上,我们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小学生也要培养。我建议,不管是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还是三年级作为起始年级,第一节英语课要先教他们三句话:Thank you.\Please.\Excuse ,成为举止文雅的人。”
反思:英语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语言。要想把语言应用的恰当,势必要对所学语言的国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课标》里有关小学生文化意识培养要求二级目标中明确指出:要知道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对一般的赞扬、请求、道歉等做出恰当的反应;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物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进行文化渗透。仔细想想自己在英国曼彻斯特学习的日子里,对于英国人来说,这三句话确实是不离口的。如果我们的学生真的能做到这样,不仅能成为举止文雅的小绅士、小淑女,还能给别人留下英语说的很地道的感觉。
感悟二: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言,真正实现用语言做事情
华中师范大学鲁子问教授在解读新课标中《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建议》中有关语法的教学建议时说:“要基于语境而不是规则开展语法应用教学。在语境中学,在运用中练。不教死规则,不死教规则。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用、真实语境、真实语用。”
反思:看到这儿,让我联想起最近在某杂志上读到的一则故事:某大学的校园内,一名外籍留学生骑自行车撞倒了一名中国学生。于是这位外籍学生问:
“How are you?”,那名中国学生虽然皱着眉,但仍然忍着疼痛说:“Fine, thank you.”然后外国学生又问:“How are you?”,中国学生以为自己答错了,想想老师上课教的,又补充说:“Fine, thank you, and you?”外籍学生着急了,又问:“How are you now?”中国学生还是回答:“Fine,thank you, and you?”。真是又可笑又可悲呀。在这种特殊语境下,How are you?意思是询问对方受伤了吗,哪里不舒服?由此可见,能得体使用语言比正确使用更为重要。
语法教学作为英语知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饱受大家争议的一个话题。有的老师一味地讲语法规则,然后让学生翻译句子;有的老师一味地只注重感知句子结构,不进行规则的归纳及概括。今天,鲁教授给我们的语法教学指了条明道,那就是在真实的语境中让学生感知语法结构,教师可以适当讲解规则,但重点是在句子的运用。规则再清楚、句子再会造,不知道在何时何处恰当地使用,一切等于零。那岂不是又回到了过去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时代了吗?
感悟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形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