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单元
课题一游标卡尺
测量外形尺寸
测量外形尺寸小的工件时,左手拿工件,右手握尺,量爪张尺寸略大于被测工件(见图1-1-2)
用右手拇指慢慢推动游标,使量爪轻轻的与被测零件表面接触,读出尺寸数值(见1-1-3)
测量外形尺寸大的工件时,将工件平放在平板或工作台面上,两手操作卡尺,左手握住卡身,右手握住尺身并推动辅助游标靠近被测零件表面(尺身与被测零件表面垂直)。旋紧紧固螺钉,右手拇指转动微动螺母,使两量爪与测零件表面接触,读出数值(见图1-1-4)
测量外形尺寸应该注意的问题
用游标卡尺测量外形尺寸时,应避免尺身歪斜,以避免测量尺寸的精准度(见图1-1-5)
用游标卡尺测量外形尺寸时,不允许把卡尺固定后测量,以免损坏量爪(见图1-1-6)
测量槽宽和孔径
测量槽宽和孔径尺寸小的工件时,量爪张开应略小于被测量工件尺寸,然后用右手拇指慢慢拉动游标,使两个量爪轻轻的与被测表面接触,读出尺寸。测量孔时,量爪应处于孔的中心部位(见图1-1-7)。测量沟槽宽度的方法见图1-1-8
测量槽宽和孔径尺寸较大的工件时,将工件平放在平板或工作台面上,双手操作卡尺,用卡尺的下量爪测量,测量后的读数应加上量爪10mm的宽度尺寸(见图1-1-9)。测量时,注意尺体应垂直于被测表面,用右手拉动游标,接近工件被测表面,旋紧紧固螺母,右手拇指转动微动螺母,使量爪和被测表面接触,轻轻摆动一下尺体(前后方向),使量爪处于槽的宽度和孔的直径部位,读出数值。
测量槽宽和孔径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测量槽宽时,应避免尺体歪斜,防止测量数值不准确
测量孔径时,除避免尺体歪斜外,还应该注意量爪在孔径的直径上的位置(见图1-1-10)
测量深度
测量孔深和槽深时,尺体应该垂直与被测部位,不可前后,左右倾斜,尺体端部靠在基准面上,用手拉动游标(见图1-1-11),带动深度尺测出尺寸
游标卡尺测量工件前的检查步骤
放松固定螺钉
擦净测量面及移动面,并检查有无缺陷。
合拢量爪,透光检查两测量面有无间隙。
在合拢量爪的情况下,检查刻线的零线是否对齐,零线不对齐的游标卡尺是不允许使用的(见图1-1-12)
读数方法()
由游标零线左面的第一次尺身刻线读出被测部分的整数尺寸123mm(见图1-1-13)
(见图1-1-13)
以上二数加在一起,就是被测部分的尺寸,即123+=
备注测量内外尺寸较大的卡尺简介(300mm游标卡尺,见图1-1-14)
课题二千分尺
千分尺零位检查方法
使用前,应先检查擦净砧座和测量微螺杆端面,校正尺子零位的正确性。0~25mm的千分尺,可旋动棘轮,使砧端面和测微螺杆端面贴平,当棘轮放出声响后,停止转动棘轮,观察微分筒上的零线和固定套管上的基准线是否对齐,而决定尺子零位是否正确(见图1-2-2)
25~50mm,50~75mm,75~100mm的千分尺可通过标准样柱进行检测(见图1-2-3)
使用方法
选用与零件尺寸相适应的千分尺,如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是50mm,则应选用50~70mm的千分尺
测量工件时。擦净工件的被测表面和尺子的两测量面,左手握尺架,右手旋动微分筒,使测杆端面与被测工件表面接近(见图1-2-4)
再用右手旋动棘轮,使测微螺杆端面和工件被测表面接触,直到棘轮打滑,发出声响为止,读出数值(见图1-2-5)
测量外径时,测微螺杆轴线应通过工件中心(见图1-2-6)
测量尺寸较大的平面时,为保证测量的准确度,应多测几个部位(见图1-2-7)
测量小型工件时用左手握住工件,右手单独操作(1-2-7)
退出尺子时,应反向旋动微分筒,是测微螺杆端面离开被测表面后,再将尺子退出(见图1-2-9)
不允许使用千分尺测量工件粗糙表面(1-2-10)
千分尺读数方法
测量时,由微分筒边缘的左边,
在看微分筒的那一个刻线和固定套管上的基准线对齐,
将以上两个数值加在一起就是被测部分的尺寸,即10+=(见图1-2-11)
课题三内径千分尺
三爪式内径千分尺校尺方法(以测量范围35~40mm的三爪式内径千分尺为例)
(1)选用直径40mm内径的标准环规
(2)将三爪式内径千分尺的三个爪调整到小于直径40mm的尺寸
(3)将三爪式内径千分尺放入标准环规内。左手握住环规,右手旋动微分筒,当三爪顶部快接近直径40mm内径的孔壁时,转动棘轮。听到响声时,观察微分筒上的零线是否和固定套管上的基准线对齐,如对齐了,说明尺子合格(见图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