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史纲复习提纲(2011年)
一、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1、中国古代主要建筑体系(四种)
①窑洞式建筑—黄河中上游
②土墙平顶、土坯拱顶建筑—新疆干旱少雨地区
碉楼式建筑——西藏、青藏高原等多山地区
蒙古包——内蒙古、新疆等游牧民族
。
①分布于汉、满、回、侗、白等民族  ②宫殿、坛庙、陵墓、佛寺、道观、住宅等
③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建筑类型
 
2、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主要形式(四种,特点+简图)
抬梁式木构架—多见于北方           穿斗式木构架—多见于南方
井干式木构架—东北、西南等林区     干阑式木构架—炎热潮湿的山区或水域
(串逗式)特点
①用穿枋将柱子串联,形成一榀榀的房架
②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③沿檩条方向用斗枋将柱子串联
 
①柱子上搁置梁头(有斗栱时,则梁头搁置在斗栱上)
②梁头上搁置檩条③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
 
3、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优缺点
优点
①取材方便,易于积累储备材料   ②工期短,易施工   ③便于修缮、搬迁、扩建
④承重与维护结构分工明确⑤有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   ⑥适应性强(气候、地形、功能)
缺点
①    木材消耗量大,致使生态环境恶化
②    易遭火灾、腐蚀(白蚁)、腐朽
③    简支梁体系,空间体量和功能受限
④    存在技术局限
 
4、庭院的作用及其多元功能
作用:
①营造宁静、安全、私密的生活环境  ②方便采光、通风、排泄雨水
③提供室外活动场所  ④种植花木,美化生活
庭院式布局的多元功能:
空间聚合、气候调节     防护戒卫、场所调适
礼仪伦理、审美怡乐     自成天地、引入自然
 
5、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主要特点(四项)
1 简明
①    平面以间为单位(多为单数) ②柱网和结构布置简洁明确
2 真实
暴露梁架、柱子等部件,结构可见
3有机
①    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满足不同功能②室内、外空间相互流通渗透,与环境融为一体
4平面、结构、造型
①    三者的不可分割性②建筑外观须和平面、结构同时考虑
③决定进深时要考虑屋架梁长度和檩条数量
④画立面时要确定剖面梁架,得出屋顶高度
 
6、中国古代建筑两种发展模式
1 官式建筑
①工官掌管建造
②官员统一掌管设计、预算、施工等
③建造有图纸、法式和条例加以约束
④建筑式样统一,无地区差别性
⑤人力、财力、技术集中
⑥反映当时全
2 民间建筑
①各地工匠参与设计并承担施工
②因地制宜,地方特色鲜明
③建筑式样变化多端
④呈现我国古代建筑丰富多彩的面貌
 
7、李诫、《营造法式》、样式雷、烫样(基本概念)
李诫编修《营造法式》
①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方面的法规性政书  ②推动中国建筑模数制和标准化进程
③是可操作实际经验的总结   ④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清 —— 样式雷家族
①始祖雷发达     ②其家共有六代人供职于清廷
③责建造故宫、三海、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西陵等
“烫样”
施工前用1/100 或 1/200 的模型作设计
 
8、牌坊、华表(基本概念)
牌楼与牌坊  ①一种标志性建筑物     ②面阔一到七间
③基本组成   柱、梁枋、斗拱、屋顶   ④没有斗拱和屋顶的牌楼称为牌坊
华表   ①一种标志性建筑    ②位于重要建筑群大门之外,或桥头和建筑的四周
 
二、第1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1、茅茨土阶(基本概念)
①夯实素土台阶,茅草屋顶   ②实例:郑州商城宫殿遗址
茅茨土阶,四阿重屋   
2、高颐太守墓石阙(立面简图)
书P34
3、河北赵县安济桥(概况、建造者、立面简图)
①位于河北赵县城南,横跨洨水南北两岸  ②隋代石匠李春建造
③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敞肩拱桥  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桥
⑤装饰雕刻精美,造型平缓舒展、轻盈流畅
概况: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这种空腹拱桥不仅可减轻桥的自重,而且能减少山洪对桥身的冲击力,在技术上,造型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建造者:李春(还建有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立面图:书P38
 
4、唐代建筑风格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造型富于弹性和张力。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