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五上第五单元课题 16 黄山奇松第 2 教时总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课少直小学施莉华设计
教学
目标
,感受黄山松的奇特。
,珍藏黄山松的奇特。
,描写黄山松的奇特。
教学
重点
图文对照,合作探究,展开想象,通过朗读,体会黄山松的奇特。
教学
难点
体会作者描写黄山奇松的表现手法,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课前
准备
学情
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
一、品读感悟我先行
“饱经风霜”的句子:
“饱经风霜”的句子:
⑴
⑵
“饱经风霜”这个词写一句话。
二、读写结合我准备
收集课外有关黄山奇松的资料,赏赏图片,读读语句,用一段文字分别写下其中的三种松树。(下面图片仅供参考)
团结松探海松卧龙松
﹙﹚松:
﹙﹚松:
﹙﹚松:
,展示了黄山松的神奇,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分析
,教师应引导他们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积累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黄山奇松
师报词,生默写。
美誉陡崖屹立卧
【设计意图:简单的听写有效地复习了第一课时比较难写的生字,为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学们,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更是情有独钟。
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感受黄山松的奇特
二、品读感悟
(一)整体感知: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描述了黄山松的奇?
(二)一读第二自然段,感受黄山松的“奇”
任务提示1:
第一步:自由读读第2自然段;
第二步:想一想黄山奇松“奇”在哪里,画出相关的词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阅读体会。
来交流交流,按照作者的描写顺序,先说说迎客松奇在哪里?
【预设1】“姿态优美”。
教师提升:优美的姿态让人称奇。
【预设2】“枝干遒劲”。
(1)比较图画。柳树的枝干,细长柔软。而松树的枝干——
(2)理解朗读。看来,这样的枝干也让人称奇,一起读读这个词。
【预设3】“饱经风霜”。
(1)视频感受:袁老师也去过黄山,看到这个词语,我不由得想到了有关迎客松的介绍。
迎客松位于黄山玉屏峰东侧、文殊院之上,海拔800米处。破石而生,已有 1300年的历史了。松名始见于民国《黄山指南》。迎客松身高10米左右,胸径64厘米,地径75厘米。一枝斜伸,似展臂迎客。姿态苍劲,翠叶如盖,刚毅挺拔,彬彬有礼。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的巨幅铁画《迎客松》,就是根据她的形象制作的。
(2)说话感悟:迎客松一直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处生活了将近1300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会经受多少风霜啊!
面对狂风肆虐,迎客松
面对积雪压枝,迎客松
面对暴雨突袭,迎客松
……
(3)教师小结:同学们,迎客松成长过程中承受了多少艰辛与磨难!这就叫——饱经风霜,谁来读好这个词。
(4)朗读理解:多么神奇的松树啊!它生命的承受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