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第9章 成批生产方式的组织和控制.ppt

格式:ppt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9章 成批生产方式的组织和控制.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8/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9章 成批生产方式的组织和控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9章 成批生产方式的组织和控制
1
成批生产期量标准的含义及换算;
累计编号法、最小批量法、经济批量法;
三种移动方式的生产周期;
成组技术GT的有关概念和GT成组的方法;
柔性制造系统FMS的含义和FMS的组成。
2
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

n
R
T
M
: 投入提前期 L
产出提前期 L’
3
n (p181)
批量是花费一次准备结束时间投入生产的
同种产品(工件)的数量。
R (p181)
生产间隔期是相邻两批同种工件投入(或产出)的时间间隔。
公式Ⅰ:n=R·d (平均日需求量)
(d=N/T年 N——年产量;T年——年工作日数)
(各车间的批量和间隔期可能不相同,但是平均日需求量 d是相同的.)
4
T (p183)
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的时候起
到制成成品最后完工的时候为止期间经历
的全部日历时间。
M (平均在制品占用量) (p188~189)
车间(平均)在制品占用量
= 一批零件生产周期×平均每日需要量
公式Ⅱ: M =T×d
=n×(T/R)
5
: 提前期是指产品在各车间投入
或出产的日期较成品产出日期所应提前的天数。
(产品装配出产日期是计算提前期的起点,而生产周期和生产间隔期是计算提前期的依据。) (p187)
公式Ⅲ:
投入提前期 Li= Li ’+Ti
产出提前期 Li’= Li+1+Bi+(Ri -Ri +1 )
装配车间产出提前期 L装配’=0
6
车间
批量
n
间隔期
R
生产周期 T
保险期
B
投入
提前期 L
产出
提前期 L’
在制品占用量
M
装配
20
10
0
0
20
加工
20
30
10
毛坯
10
90
40
用公式填表(兰色的为已知,红色的为未知)
公式Ⅰ:n=R·d
公式Ⅱ: M =T×d
公式Ⅲ:
L装配’=0
Li= Li ’+Ti
Li’= Li+1+Bi+(Ri -Ri +1 )
10
10
40
80
20
60
30
60
40
110
7

车间
批量
n
间隔期
R
生产周期 T
保险期
B
投入
提前期 L
产出
提前期 L’
在制品占用量
M
装配
20
10
10
0
10
0
20
加工
40
20
30
10
60
30
60
毛坯
80
40
20
10
110
90
40
生产期量标准表(p190)
8
产品
名称
生产
车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产出
20/20
20/40
20/60
20/80
20/100
20/120
20/140
20/160
20/180
20/200
20/220
20/240
投入
20/40
20/60
20/80
20/100
20/120
20/140
20/160
20/180
20/200
20/220
20/240
20/260
机械加工
产出
40/80
40/120
40/160
40/200
40/240
40/280
投入
40/160
40/200
40/240
40/280
40/320
40/360
铸造
产出
80/240
80/320
80/400
投入
80/240
80/320
80/400
各车间投入和出产任务量累计号数计划表(任务量/累计号数)
n/该批的累计号数装配出产的第1批为1月10日
(p190)
9

(p181)
①单工序

式中:K调——设备调整时间损失系数;
t调——设备调整时间;
t序——工序单件时间。
(一般K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