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眼中的印象画派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胡方义
——学号: 20091420306
一个学期快要结束了,我的西方美术历史之旅也快要走完了,老师栩栩如生的叙述,富有艺术感的表达,让我领略到了西方美术长廊那无数的斑斓画卷,米开朗其罗的雕塑,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还有中世纪、文艺复兴、十七世纪、十八世纪、十九世纪时期丰富多彩的画作;但是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却是十九世纪后期在法国产生的印象派,那一种崭新的绘画姿态,光线与色彩的全新搭配,足以让人触碰到这群充满活力与开创精神的艺术家们的精神世界。
最后一节课,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BBC拍的与印象画派有关的视频,以莫奈晚年接受记者采访使的回忆展现了无数印象派画家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所作出的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它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了整个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他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却献给了法国,一大批优秀的印象派大师诞生在法国,为这个国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艺术辉煌;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没有那么专业的美学素养,我只是想谈一谈自己对印象画派的一点看法,谈一谈我从这些艺术家身上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滋养。
印象画派是因其代表画家莫奈的一幅《日出·印象》而得名,其代表画家有前期的马奈、雷诺阿、塞尚,后期的梵高、高更等,这是一批富有非凡艺术创造力的画家,这也是一批历经艰辛的探险者,这也是一批敢于抗争的革命者。1863年,与官方沙龙画展唱反调的“沙龙落选作品展”在巴黎举行,马奈展出了他的《草地上的午餐》,画一裸妇与绅士们在草地上午餐,此画被认为有伤风化而受到激烈批评和嘲骂,却以外结识富有创新意识的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毕沙罗、塞尚等画家的支持,由此开展了他们的艺术斗争,他们倡导走出画室,去感受自然,用自己的画笔去描绘上帝的颜色,用自己的心去触碰那一瞬间的印象,他们被视为官方主流的艺术沙龙打击、压制,被主流艺术排除在外,各种讥讽和嘲笑接踵而至,对这些年轻的画家来说,真是一段艰难的岁月啊!他们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反对为了取悦官方,娱乐大众和基督教徒而违背自己的思想与灵魂,是他们的不抛弃,不放弃,
使欧洲画坛呈现出一番别样的风景,他们在绘画中发现了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把生活与信仰投射于天光云影,在他们的世界里,草木含情,山川有意,正如瑞士人阿米尔所说的,“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那不同的光线,不同的色调,大自然的的神来之笔让他们着迷,让他们敬畏,他们想用自己的色彩去追逐自然的脚步,抛却世俗的眼光,迎接属于自己的天堂。
但是,这些充满艺术嗅觉的画家们,在斗争中迎来一个新的时代的同时,他们也失去了太多太多东西。莫奈,为了理想奋斗了一生的印象画大师,却失去了他深爱着的妻子,他对画是如此的着迷,以至于疏忽了对家庭的照顾,但是与官方沙龙的对抗,使得他的画作难以维持生计,精神上的打击,物质上的打击,接踵而至,生病的妻子因无钱医治而一病不起,妻子临终之前的那幅肖像画始终在他眼前,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我首先是个画家,然后才是丈夫”,身为人夫的无能为力,那种刻骨铭心的疼痛,也是新一派画家们所难以忘怀的;还有那失意的梵高,如今他那名贵的《向日葵》已被卖到了天价,何知当初他的画连一幅都卖不出去,他举枪自杀的那一刻,怎么也想不到,一百多年后,他不仅会誉满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