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溪小学教师五水共治培训方案
“五水共治”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省委省政府顺应民心、立足转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为认真贯彻落实“五水共治”动员会精神,结合教育局的实施方案和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教育局的要求,本次活动坚持“宣传为先、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宣传为先、重在教育、加强实践、完善设施”的思路、结合永康市绿色学校的创建,精心组织开展“五水共治”行动,全面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工作,积极发动广大师生争当治水的宣传者、实践者、监督者,为共建美丽沿江、美化校园作出努力。
二、培训时间:2014年10月30号
三、培训地点:综合楼二楼会议室
四、培训人员:全体教师
五、主要内容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更好的贯彻“五水共治”动员会精神,落实“五水共治”工作,经校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学校“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组长:陈长根;副组长:陈文强、卢秀景;组员:吕若尘、赵玉桃、陈秋云、应建荣、俞依依、翁晓瑶、周浩程、吕春华及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二)丰富自身,学习知识
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知识培训:1.“五水”指哪五水?“五水共治”?3.“五水共治”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4.“五水共治”是谁提出来的?“五水共治”?6.“五水共治”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五水共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
(三)渗透实际,学科做起
学科教育是我们教育学生的主渠道,教导处要有意识地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中选取一批内容丰富、感情充沛、简单易懂、数据详实的科目,通过教学润物细无声地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节水、环保等意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培训活动,重在落实
活动是教育的最好载体,通过活动能增强节水、环保等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环保习惯,落实“五水共治”的具体行动。为此学校将发动广大师生开展“六个一”活动:
(1)出一期黑板报
(2)向家长发一封倡议书;
(3)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4)读一本节水、环保的书籍
(5) 开展一项主题教育活动
(6)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