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公元前8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
的现象
1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2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3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4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A 1 2 3 B 1 2 4
C 1 3 4 D 2 3 4
C
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实质不正确的是
A满足新兴的地主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私欲
B大国兼并小国,促进民族融合
C满足奴隶主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私欲
D给人民带来灾难,是历史的倒退
D
3春秋时,“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始于
A郑败周军
B城濮之战
C葵丘会盟
D平王东迁
C
4《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
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
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断话反映的
本质问题是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
杀
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向崩溃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C
5司马迁说:“(齐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修善政的根本目的是
A充分利用山东的鱼盐资源
B大规模兴修水利
C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D灭掉30多个诸侯
“修善政”是指修旧法,择善政。实质上
就是利用管仲进行改革——根本目的是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6春秋后期在各诸侯国内逐渐取代诸侯
掌握国政的政治势力
1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2卿大夫阶层
3新兴地主阶级
4立功将士阶层
A 1 2 B 1 4
C 2 3 D 3 4
C
7春秋后期,许多诸侯国的卿、大夫取代国君掌握政权,最终形成战国七雄,奴隶制时代结束。判断奴隶社会在此结束的主要依据是
A各诸侯国确立了新的封建制
B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势力占上风
C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已建立
D各诸侯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
B
这一时期诸侯国卿、大夫夺权如(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其实质是
新兴地主阶级夺取统治权的斗争
8下列争霸战争的先后顺序
1晋楚争霸
2齐桓公称霸
3魏齐争霸
4秦赵长平之战
A 1 2 3 4 B 1 2 4 3
C 2 1 3 4 D 2 3 1 4
C
9 从地理位置分析,春秋时期秦国争霸
中原的主要障碍
A楚国
B晋国
C宋国
D齐国
B
10下列战役发生的地点在最东面的是
A城濮之战
B牧野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