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念好“六字”诀当好“火车头”
————浅谈素质教育对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内容提要:素质教育对培养全面复合型的人才有这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非常具有探索和实践意义。作为“孩子王”、为人打基础的小学班主任,要从思想上能够正确认识素质教育意义和内涵;要有良好的师德;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要以情动人,以新见效,以活创优。
学校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社会集体,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具体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主要力量。特别是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人之初”,开展的是启蒙教育,其工作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人生萌芽阶段以及今后的成长。只有基础打得牢,大厦才能建得高。面对素质教育的新课题,小学班主任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呢?关键是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当好小学生的“火车头”。具体要在“六个字”上下功夫。
一、在“识”字上下功夫
正确认识素质教育,把握创造性人才的本质要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其实质就是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主动发展。“不教”不是真的不用教,而是要求教师善于启发、引导、指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达到“疑难能自觉,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攻关能自勉”的主动境界。换句话说,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学”,小学教师要知道训练学生从小就学会自己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向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告别。
二、在“德”字上下功夫
小学是基础教育,“身教”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收到的效果也比光凭口说深切得多。小学班主任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和学生接触频繁,其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受到学生的效仿。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新时期的人民教师进一步树立爱国敬业的崇高的职业理想,志向高远;要求广大的教师遵循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忠于职守,甘于奉献;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以人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这些要求不是教条,而是公众对教师的要求,是一种客观的、内在的要求。
三、在“学”字上下功夫
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日益繁荣促进了科技文化等事业的综合发展,新学科、新动态、新知识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广泛汲取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综合能力。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高深的文化才能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驰骋遨游,才能满足高科技飞进时代的学生的好奇心和知识欲望。同时,也只有教师具备了多方面的知识,并互相渗透,使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才能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培养创造力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并帮助学生区理解和发展发散思维,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在“情”字上下功夫
现代教育提倡人文关怀,那种家长制、压制型的教育手段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需要已不相适应。小学生的感情尤其脆弱,作为切实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班主任教师应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和学生融洽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与学生谈心、做游戏,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应该珍爱每一位学生,完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用感情的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