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生工作“十一五”规划
二○○六年五月
学生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机遇期。为深入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服从服务于学校发展全局,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江苏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发展战略,在总结经验、分析现状、深入思考与研讨的基础上,制定了江苏大学学生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学生工作的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我校学生工作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高度重视与正确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开拓创新,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理清工作思路,构建基本框架,夯实工作基础
一个理念:以学生为本
基本思路:“以修身为基础、以学业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体系
两个意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坚持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三支队伍:专兼职政工队伍、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学生干部队伍
五个渠道:一是以班级为基础,党、团为主线的工作渠道;二是以宿舍为基础的社区服务渠道;三是以社团为基础的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四是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渠道;五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心灵沟通渠道。
(二)抓学风,抓修身,突出工作重点
抓学风:
学风建设思路——打牢基础、提升内涵、拓宽外延
学风建设措施——检查、督促、通报、整改
抓修身:
主题——“明礼树新风、诚信做真人”
重点内容——四文明(课堂文明、寝室文明、食堂文明、举止文明)
特色——三诚信教育、两本书教学
(三)抓素质拓展,抓生涯设计,拓展工作外延
抓素质拓展:积极开展第二课堂,重视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社会实践。
抓生涯设计:开展“大学生涯设计”教学与系列活动;举办新生家长课堂、移动家长课堂,架构学校、家庭沟通桥梁;加强就业指导。
(四)抓内涵,抓创新,彰显工作特色
我校学生工作不断提升工作内涵,创新工作思路。诚信教育、生涯指导、新生自律承诺、家长课堂、学习型公寓社区等举措都有一定的创新性,得到省教育厅的充分认可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回顾过去的几年,我校学生工作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不断推进学生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为学生的成长成才积极创造优良的环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工作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1、学生基本情况
江苏大学目前有在校本科生27719名,其中男生15683名(%),女生12036名(%),团员25802名(%),06年5月党员1902名(%,06年6月约为9%)。共有965个班级,61个学生党支部。
经各类情况摸查,我校三困生的情况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约为19%,%,心理困难学生比例约为10%以上,%,%。
近两年,我校学生学位授予率80%左右;四级英语通过率82%左右;计算机通过率65%;考研率25%,%; (02级学生)。2002
—%、%、%%。
2、学生工作队伍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专职辅导员104人,其中结构比例如下:
男女比例:男占61%,女占39%;
政治面貌:党员占95%,非党员占5%;
年龄结构:40岁以上的占7%,30—40岁的占23%,30岁以下的占70%;
学历层次:博士(含在读)占2%,硕士(含在读)占40%,本科占58%;
职称情况:高级职称占1%,中级职称占15%,初级职称占84%;
其中“2+3”和“2+0”人员30名,占29%。
目前学生工作处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生管理科、宿舍管理科、就业指导办公室和助困中心5个主要职能科室,工作人员为19人。
(二)学生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
从外部环境看: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16号文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相关部委配套下发了17个文件,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从内部环境看:江苏大学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学生工作亦得到广大校、院领导高度的重视,学生工作的联动机制基本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初步建立,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1、从社会环境来看
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工作提出了高要求。
“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社会普遍对人才提出了高要求
社会外部环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