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模具实训室建设方案
一、我国模具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模具工业从起步到飞速发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近几年来,我有了较大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技术又上了新台阶。大型复杂冲模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但是,从我国整个模具工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努力,在飞速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但这个差距还是明显的。不论是设计水平还是制造工艺水平方面,都还需急起直追,例如我国目前模具产品的自给率仅为70%,产品的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C加工设备层次低、数量少,开发利用率低,CAD/CAM技术采用不普遍,其他如大型化、精密化模具、多功能复合模具、热流道塑料模具、气体辅助注射模具、高压注射成型模具以及快速经济模具产品开发亟待发展。另外,模具设计与制造先进工艺的引进和普及也势在必行,如模具优质材料的应用及先进的表面处理和智能化、自动化抛光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RPM)、模具高速扫描及数字化系统、模具加工柔性同步系统等。以上种种,都需要各种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协同努力,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才能尽快地缩小我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模具工业的发展不仅要靠高学历人才的研究与开发,也要靠广大一线劳动者的应用与操作,同时,需要学校培养一大批技术应用型中等专门人才和技术操作者。
二、模具人才的需求及就业前景
目前,我国传统教育方式对模具人才的培养存在不足,尽管学校设立了模具专业,但由于受软硬件设施限制,培养出的学员实际技能不够。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模具培训班,又缺乏规范的职业标准,导致学员质量良莠不齐,很难培养出大量的新型模具技能人才。据统计,我国模具行业目前从业人员有600多万,但模具设计师仅60万。据劳动部门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其前景也越来越被看好。
三、模具实训室建设目标
实现产学研三结合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高素质的模具专业设计人才,把模具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同时把模具成型工艺实训室建设为省级重点实训室。通过完整的模具实验(训)室可让学生掌握:注/吹/挤/吸等模具之间的区别及工艺特点,各类模具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模具配件的应用,塑胶原料与模具制造材料的选用及制造工艺的要求、C加工及电火花加工等工艺规范、快速成型与快速制模技术、热处理及表面强化技术、超声加工、激光加工、高速切削、模具三维数字检测技术与逆向工程、模具的网络制造成形整个过程。通过先进、安全、方便、快捷的教学实训模式实现学生毕业=就业这一概念。
四、模具实训室建设指导思想
(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如下技术特征,CAD/CAM技术、快速成型技术、模具设计生产的并行和柔性制造思想;
(2)跟踪行业发展趋势,抓住主要技术环节,科学运用资金;
(3)运行制度方面引入企业运行机制;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4)以产学研统领实训室建设全过程;
(5)坚持走与行业与企业共建原则,形成专业建设特色。
五、实训中心的内容及功能
把学校模具实训室建成省内一流,国内领先具有示范作用的集教学、对外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生产、技术服务和科研于一体的开放式实训中心;模具成型工艺实训室成为高职层面的省级重点实训室。
模具结构实训室
模具结构实训室
序号
实验室项目名称
项目功用
1
所需设备
铝合金拆装注塑模具、模具陈列柜、透明五金冲压模拟机、透明液压注塑机演示模型、钳工桌
2
所需场地
面积(m²)
120
3
容纳学生人数
40-50
4
与之对应的
专业课程
模具设计及制造、塑料模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模具技术处理分析、模具材料表面处理、模具AutoCAD及 PRO/E、模具测量技术、模具机械加工实操(车床、铣床、火花机、线切割加工技术)、具加工工艺、钳工工艺, 模具材料表面处理、模具测量技术、模具机械加工实操(车床、铣床、火花机、线切割加工技术)、钳工工艺, 注塑机结构及原理
5
培养学生的
相关技能
1、模具理论分析
2、注塑模典型结构分析及注塑成型工艺
3、冲压模典型结构分析及冲压成型工艺
4、模具加工工艺及模具软件的应用
5、机械加工设备的结构及原理
6、机械加工设备的实操
7、注塑模具结构分析,模具拆装及其零件的机加工工艺
8、冲压模具结构分析,模具拆装及其零件的机加工工艺
9、模具零件的测量及绘制(2D、3D)
10、测量及拆装工具的应用
11、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为以后进入工厂打下坚实的基础
12、使学生熟悉注塑机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
13、使学生了解挤出吹塑机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
14、让学生根据设备流程练习PLC编程
15、使学生熟悉塑料机械设备的分类及相关设计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