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海上马车夫.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海上马车夫.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8/7/5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海上马车夫.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海上马车夫”
17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多。世界各国间的贸易通道主要在海上,哪个国家的造船工业发达,拥有商船的数量和吨位最多,它就能控制东西方贸易,称霸海洋,从事海外殖民掠夺。船在当时就象陆路运输的马车一样,船就是海上的马车,哪个国家掌握了海上的马车,它就是海上的马车夫。在整个17世纪,荷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因此,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海上暴发户
荷兰称霸海上,以强大的舰队作后盾,首先在捕鱼、造船和航运业中发了横财。
当时,荷兰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厂,全国可以同时开工建造几百艘船。荷兰的造船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的造价比英国低1B3到1B2。荷兰人打败英国人就是从设计一种特设的船只开始的,并且当时精明的荷兰人发明了一种甲板小肚子大的货船,可以少征税,因为缴税是根据甲板的大小而定的。因此欧洲许多国家都到荷兰订购船只。但是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仅依靠特殊的船只是远远不够的,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是那些驾驶船只的人。海上马车夫还因为一件真实的故事。
1596-1598年,一个叫巴伦支的人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他企图找到从背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他经过了三文雅,现在一个俄罗斯的岛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三文雅地处北极圈之内,巴伦支和他的17名水手在这里度过了八个月的漫长冬季。他们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得严寒中保持体温,他们靠打猎来勉强维持生存的衣物和食物。在这样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但荷兰商人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物。冬去春来,幸存的荷兰商人吧货物几乎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委托人手中。他们用生命做代价,守望信念,赢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创造了传至后世的经商法则。在当时,这种做法也给荷兰商人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那就是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
“海上马车夫”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蔚蓝色的“马车路”是它的发家之路,也是它的翻车之路。一方面,荷属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另一方面,围绕着海上霸权的问题,荷兰和其他殖民国家也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进行了你死我活的争夺。
十七世纪五十年代初,英国针对荷兰的海上霸权,颁布了《航海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