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
。
学习目标
请认真阅读P39—42,精读大字,略读小字,思考以下问题,7分钟后比比谁找的最准确:
?(法律的特征)
,各自含义。
?
?
?
?
自学指导
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主要方式
(1)国家制定法律: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各种不同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刑法》、《民法通则》、《教育法》等
(2)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对社会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等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
我国建国初期,婚姻法有关结婚年龄的规定,即女18周岁,男20周岁,就是依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人们的习惯予以确认的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
法律议案的
提出
公布法律
我国的立法程序
对法律草案
进行表决
审议和讨论
法律草案
。这是法律制定的第一道程序。在过去20年的立法实践中,法律案约有30%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委托常委会工作机构起草或者由有关专门委员会起草提出的;约有60%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起草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同意后提出的;约有10%是由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起草提出的。虽然法律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可以直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但在实践中,所有法律案都是先向常委会提出的,经常委会审议后分别两种情况处理:一是,属于基本法律的,由常委会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二是,不属于基本法律的,由常委会通过。此外,根据法律规定,主席团、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代表联名,也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10名以上常委会组成人员联名,也可以向常委会提出法律案。
。法律案的审议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集中民智、民意的过程,是法律制定程序的核心环节。法律案列入全国人大会议或者常委会会议议程后,首先在全国人大全体会议或者常委会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对法律草案的说明,然后由各代表团或者常委会分组会议进行审议。在此基础上,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然后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个方面的意见进行统一审议,提出法律草案修改稿和审议结果的报告。
为了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做到集思广益,对列入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员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采取召开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由常委会工作机构将法律草案印发中央有关机关、组织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以及有关专家,书面征求意见。对重要的、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案,经委员长会议决定,可以在报纸上公布,进行全民讨论。比如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公布过村委会组织法草案、合同法草案、土地管理法修改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法律案,是在常委会反复审议、修改的基础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大会审议的,所以一般经一次会议审议后即可交付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案,一般要经过常委会三次会议审议后,才能交付表决,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法律案经全令予以公布,并及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和在全国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在常委会公报上刊登的法律文本,是标准文本。
狭义的法律:俗称部门法。
如: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劳动法、自然资源与环境法、军事法、科教文卫法等
广义的法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法律的位阶从上到下是: 。 。就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一般的法律文件,这在中国整个法律体系里是主要部分(狭义的法律)。 。就是国务院制定的有关行政事务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与自治条例。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个部门对其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是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制定的仅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适用的规范性文件。单行条例与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区域针对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往往是变通法律。
?
,这说明了什么?
思考
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以上事实说明,依靠国家强制力对违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
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