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1
文档名称:

临床常用感染指标的意义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842KB   页数:9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常用感染指标的意义PPT课件.ppt

上传人:精选课件 2018/7/5 文件大小:8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常用感染指标的意义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临床常用感染指标的意义
1
白细胞检测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
粒细胞(中性、嗜酸性、嗜碱性)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2
白细胞计数(WBC)
概念:测定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WBC*109/L)
参考值:
***: 4~10x109/L
儿童: 5~12x109/L
新生儿:15~20x10 9/L
白细胞增多: WBC > 10x109/L
白细胞减少: WBC < 4x109/L
3
白细胞分类计数
名称
%
绝对值
粒细胞
中性
杆状核粒细胞
1~5
(~)x109/L
分叶核粒细胞
50~70
(~)x109/L
嗜酸性粒细胞
~5
(~)x109/L
嗜碱性粒细胞
0~1
<()x109/L
淋巴细胞
20~40
(~)x109/L
单核细胞
3~8
(~)x109/L
4
中性粒细胞异常
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异
5
中性粒细胞增多
是白细胞增多的主要原因,见于:
化脓性感染
严重的组织损伤
急性中毒
急性大出血
血液病及肿瘤
某些寄生虫感染
生理性:新生儿、妊娠、剧烈运动、饱餐
6
中性粒细胞减少
某些细菌、病毒感染:流感、麻疹、伤寒、登革热等
造血功能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药物及理化因素的作用:化疗、放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脾功能亢进
7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并可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 临床意义:骨髓造血功能旺盛,释放功能良好。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晚期等
核右移:若分5叶者超过3%;或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部分为4~: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化疗之后
8
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异
中毒颗粒:严重化脓性感染、大面积烧伤等在N胞浆中出现的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色较深的紫红色颗粒。
空泡变性:见于严重感染特别是败血症。
核变性:核固缩、核溶解
9
淋巴细胞改变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或杆菌感染、某些血液病和各种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接触放射线和应用皮质激素
异型淋巴细胞:形态上分三型:泡沫型、单核细胞型和幼稚型。见于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0%;2)病毒性肝炎;3)风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