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翻转课堂,何如.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翻转课堂,何如.doc

上传人:dfjmvg964 2015/6/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翻转课堂,何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翻转课堂,何如
摘要: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在线视频的流行。翻转课堂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了广泛关注。在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翻转课堂也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们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对象。然而,翻转课堂究竟何如?它在中国的本土化推进之路是否一帆风顺?笔者从理论优势及实践争议正反两个方面对翻转课堂进行探究剖析,以期服务于更多教育工作者和改革者。
关键词:翻转课堂;课程改革;理论优势;实践争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7-0095-03
当人们还在热烈地讨论着3D打印技术是否能够引领全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候,新兴的科学技术也在悄然革新着也许并不起眼的三尺讲台。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需求,以高新科技为依托的新型课堂模式不断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无疑是当下最热门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话题之一。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在享誉全球的TED(Technology Enrichment Design)大会上发表了题为《让我们用视频重塑教育》(Let’s Use Video to Reinvent Education)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再次向世界介绍了可汗学院的创建与发展,在谈到可汗学院的目标时,萨尔曼?可汗说:“我们的目标是用科技使世界的教育变得‘人性化’。”[1]当年,
“翻转课堂”还被《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科技变革。之后,翻转课堂改革之风刮到了中国,伴随着我国各地中小学的试验性探索以及“慕课”在我国各大高校的兴起,翻转课堂在我国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2012年6月美国教育咨询公司ClassroomWindow发布了一项调查报告揭示了翻转课堂的应用价值,报告显示:88%的受访教师表示翻转课堂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满意度;67%的受访教师表示学生标准化考试成绩得到提高;80%的受访教师声称他们的学生的学****态度得到了改善;99%的受访教师表示下一年将继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最早的实践者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认为,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是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为代表推广的“掌握学****法(Master Learning)”。该理论认为,如果在一个班级的教学中合理地实施掌握学****的方法,班级中将近80%的学生都能掌握教授的所有的重要内容,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只有20%的学生能够完全掌握。[2]这是翻转课堂的理论优势与实现目标,但是在实践操作中翻转课堂也的确出现了很多问题,教育工作者在改革的过程中也不断遇到各种困境。因此,翻转课堂在广泛传播的过程中也遭遇了非议与质疑。
●理论优势

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下,教师“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对那些能够完全理解并能很好消化吸收课堂内容的学生来说,课堂时间总显得
“充裕”。可是,对于很难跟上教师节奏的学生来讲,同样的45分钟会显得尤为“紧张”。因此,这部分学生就在教师全然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悄然“落后”了。然而,传统的课堂被“翻转”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教师课上传授的时间转移到了课下进行,因此学生可以“自定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