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课小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课小论文.doc

上传人:miaoshen1985 2018/7/8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课小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吴越文化的发展轨迹及影响
【摘要】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吴越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深厚人文积淀的区域文化,创造出许许多多为世人瞩目、令今人骄傲的优秀文化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独有贡献。今天,在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吴越文化的发展轨迹以影响,是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吴越文化发展影响
吴越文化的基本认识
从一般意义上说,吴越文化包含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的文化,泛指吴越地区即吴语地区的文化,包括吴越两国之前的古越文化,也包括吴越两国之后的各个历史阶段在该区域内存在发展的文化。
但这仅是对吴越文化认识的一个层面,还有一个层面就是吴越国的文化。对于前者,人们比较熟知,相关分析研究也相对透彻。就其时间跨度而言,包括原始先民生活的时代,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基本成型;就其地域分布而言,主要包括今天江苏的南部、上海、浙江的东南部,在这一范围内,形成了与其它文化有明显不同、内涵丰富的区域文化,它直接影响着这一区域文化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
对于后者,相对来说了解的人较少,主要在于先人对吴越国的了解程度较浅。唐朝末年,中央政权权威进一步下降,各地纷纷出现地方性的割据政权,形成所谓“五代十国”,其中有一国即吴越国,他由临安人钱镏创立,存国近90年,其历三世五代,统辖区域共十三州、一军,范围包括今天江苏的南部、浙江全境与福建的福州这一带。吴越国时期,也形成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措施、方针,并造就了较为灿烂的地方经济和区域文化。
因此,所谓的吴越文化,实际上是指在浙江这块土地上所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是我们的先民在漫长了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灿烂文明,它成为我们今天不断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的深厚精神积淀。
吴越文化的起源
所谓吴越文化,由吴文化和越文化构成。吴文化,主要指以江苏无锡梅里为核心的环太湖区域的吴地文化;越文化,主要指以浙江绍兴为核心区域的越地文化。
越文化的兴起要早于吴文化,它的前身是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越文化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先越文化阶段,即旧石器时代末到新石器时代的以绍兴会稽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并沿着海岸向南向北发展,沿着长江水系向西、西南、西北发展。二是中越文化阶段,这是长江下游文明时代的开始阶段,以
4000多年前大禹在绍兴会稽召集诸国大会、以先越文化中最先进的“越”部落为基础建立“夏后之国”为标志。三是后越文化阶段,即春秋时代的越文化。
吴文化较之越文化,发展相对较晚。河姆渡文化繁衍稳定于越地,少有北移。后来的良渚文化才越过钱塘,抵达长江。3000多年前,太湖流域仍以渔猎为主、农耕为辅。后来泰伯奔吴,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化荆蛮之方,与华夏同风”,从而使吴地超过了越地。历史上,越国一直比较弱小,在数百年中基本上为吴国所控制。这期间历经争斗,终以勾践灭吴改变了格局。但当时吴文化毕竟在总体上高于越文化,所以不久吴强越弱的态势又复萌。到了汉代,“吴越”已经基本上是连称而不分彼此。三国时期,东吴割据江东,与魏蜀成鼎足之势,越地是其稳定的后方。
吴文化和越文化同属江南文化,除了春秋时期吴越争霸在政治上相对立外,更多的是相统一,共性大于个性。它们同宗同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