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文明用厕课程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程领域/
课题
生活语文:文明用厕
执教教师
杨菲
授课日期
2016年11月19日
授课形式
集体课█小组课□个案课□
课程设计与教学思路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文明用厕。本单元包括一课—第六课保持厕所清洁,本节课是一节单元主题导入课,目的是为了使儿童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把以前学过的内容整合到文明用厕这个大单元内,进一步扩充新的内容,有助于儿童形成知识脉络,便于知识的存储和提取。
根据大纲对培智四年级生的要求以及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文明用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仿说句子,并对儿童进行文明用厕的教育。首先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儿童理解“文明”的含义;借由文明用餐、文明乘车的总结,引入到文明用厕;借助绘本故事的部分内容,激发儿童兴趣,进行文明如厕的教育,并进行语言表达,模仿能力的训练;最后,利用生活图片进行知识强化,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有助于后续的教学。
因为培智学生思维受限制,想象力不够丰富,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分析法、观察法、讨论法,自我感悟法、结合身边的实例深切感悟,理解文明用厕的含义。
学生能力
分析
本班学生共11人,包括智力障碍、脑瘫、自闭症及多重障碍等多种类型,障碍程度参差不齐,从本班学生实际能力出发,将其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A:认知能力较好,学习能力较强,书写及认读能力相对较好,通过课堂学习能自主完成作业。但其中个别学生语言能力需加强引导。(郭旭东、张国策、郭岚宁)
B: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学习能力不强,书写及认读需要教师一定的辅助,在教师的提示及帮助下能较好的完成课堂学习。(孙鸿博、秦雪婷、张哲灝、周学鲍、蒯家慧、邹睿)
C:综合能力较差,基本无法书写及认读,语言能力也较弱,课堂学习需要家长及教师的大力协助。(陈昕睿、刘洋)
教学目标
:
A组目标:(1)理解文明用厕的含义(2)能够判断哪些是文明用厕的行为(3)可以仿说句子(4)能进行简单的思维发散和问答
B组目标:(1)初步理解文明用厕的含义(2)能够判断哪些是文明用厕的行为(3在辅助下可以仿说句子(4)在辅助下能进行简单的思维发散和问答
C组目标:(1)遵守课堂纪律(2)在辅助下能够判断哪些是文明用厕的行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教育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用厕的好习惯。
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在互动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故事中的人物、事物的教具。
教学重点
能够理解文明如厕的内容
教学难点
1、引导儿童仿说句子
2、引导儿童结合生活经验,对别人的行为进行判断。
教
学
过
程
师:上课铃声响,跨步进课堂,书包文具放放好,大家一起把课上。
复习巩固,引出新的单元主题
,借由“文明”,引出主题
师:老师想考考小朋友啦,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个图案呀?(是厕所)老师要把难度升级啦!这边粉红色的表示的是男厕所还是女厕所呢?(女厕所)那这边蓝色的就是表示男厕所啦。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文明用厕,小朋友我们一起读三遍。我们先来想一想什么是文明呢?
(引导A类、B类儿童进行回忆,表达)
师:文明作为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