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创新思维及案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丁世平
1
教材特点
教材所选创新案例是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具有重要意义和示范价值的案例,也是不同行业和地区具有代表意义的案例。其中科技创新14例、企业创新7例、教育创新6例、管理创新7例,内容鲜活翔实,富有启发和借鉴意义。这些案例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理论和实践并举,理论在应用和实践中得到改进和发展并给实践以持续的支持,实践则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给理论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研究成果来自创新团队长期合作和互动,创新成果产生之时,也是创新团队成员而出之日。
三是突出创新团队带头人的重要作用及适当的创新制度安排的重要意义。
2
第一节绪论
一、什么是思维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定义。
从逻辑学角度讲,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是一个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进而把握事物本质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理性认识过程,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从哲学角度讲,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3
创新是指通过创造或引入新的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组织、制度等新事物并将之应用于社会以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等。
4
(1)特征
价值取向性
明确目的性
综合新颖性
高风险性
高回报性
5
(2) 作用
①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②深化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③提高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驾驭能力。
(3)创新的类型
按照领域分类:科技创新、社会创新和人文创新;
按照主体的分类:个体创新和团队创新
按照级别分类:小级别创新、突破性创新、里程碑式创新。
(4)创新的表现方式
新产品和新服务;老产品的新用途;新的研究方法;新观念和新理论;纯粹的思维结晶
6
(5)创新的基本原理。
第一原理:创新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和属性——与生俱来。
第二原理:创新是人类自身的本质属性——人人皆有。
第三原理:创新是可以被某种因素激活或教育培训引发而转化成无穷的创新能力。
。
能力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写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
7
创新能力是指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和新的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
创新能力由多种能力构成,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
创造能力的特点:综合性、独创性、实践性、坚持不懈
8
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原理
第一原理:遗传素质是形成人类创新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必要物质前提。它潜在决定着个体创新能力未来发展的类型、速度和水平。
第二原理: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环境优劣影响着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第三原理:实践是人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实践也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活动成果的尺度标准。
第四原理: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与关键。创新思维的一般规律是:先发散而后集中,最后解决问题。
9
创新思维是一种智力品质,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亲获取的信息,以新的认知模式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及规律,并进一步提出具有独特见解的符合人文精神的具有主动性和独特性的复杂的思维过程。
(1)增长知识和见识的能力;
(2)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3)培育直觉敏感、发挥大胆想象和捕获思维灵感的能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