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2008年紫金城商铺营销方案.ppt

格式:ppt   大小:1,264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8年紫金城商铺营销方案.ppt

上传人:duzw466 2018/7/9 文件大小:1.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8年紫金城商铺营销方案.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篇儒家的行政管理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概述
管理的方式:“人治”——以伦理为中心
管理的本质:“治人”——官人、安民、修身、
管理的前提:“人性”——人性可塑,性善、性恶
管理手段:“为政以德”——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管理目标:“安人”——仁政、王制、大同
第一章孔子的行政管理思想
总体上:主张以礼治国家,礼中又注之以仁。在社会矛盾个应之以中庸之道。孔子的政治倾向虽偏于保守,但又不是顽固不化。在当时的新旧矛盾中,力求搞一种保守的边际平衡。孔子重点讲个人政治道德的完善与修养,缺少切实的济世方案。
第一节礼治主义的治国模式
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他的社会理想、教育和伦理道德都是围绕礼而展开的。《论语》一万六千四百言中,“礼”字大约出现七十多次。但是这些论述都散落在各处,因而给后人的把握带来困难。
礼,也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社会结构的体系,是儒家的治国纲要,也是士大夫奋斗的目标。孔子强调要“立于礼”,礼的实际构成就是周礼。简言之,就是周朝初年所制订的一系列典章、制度、和仪式规则。它代表了以等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行为准则的基本规范。
一、礼治的前提:政治合法性的讨论
1、礼崩乐坏——政治合法性探讨的必要性
政治合法性是对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关系的评价,它意味着被统治者对统治权力的认可。政治合法性的问题是古往今来的政治统治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开拓者孔子来说,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构成其整个治国理念的起点。
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礼崩乐坏,作为权力中枢的周天子丧失了应有的权威,诸侯国相互争夺甚至还与周天子之间发生冲突和战争。
“邦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邦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这个道就是政治合法性的问题。各诸侯国国君的政治活动,特别是祭祀与战争都能听命于周天子,那么诸侯行为和统治才具有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否则其政治统治就无法获得民众的认同。
2、正名:克服合法性危机的方法
孔子的正名,包含了两层含义。
首先要伦理上的正名,即正伦理规范,如仁、义等之名,使道德的行为抉择有规范可依。这体现在孔子对“身正”、“身不正”的仔细区分上,也体现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不能肆意逾越上。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思考:孔子与现代的科层制
科层制是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它最大的特点是合理的分工,明确划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严格固定这种分工。
韦伯的科层制是从制度上对合理的分工进行探讨,而孔子的正名则是政治伦理的角度来谈论对既有制度分工的尊重。
另一个要正的“名’,是政治上的,即规范政治制度。这个制度,就是周礼,在孔子看来,社会的动荡、秩序的混乱其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周礼受到破坏,要正名,首先就要恢复周礼。如天子,诸侯、陪臣、庶民的行为规范(礼),使君臣之间各居其位、各符其名、各行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