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肿瘤相关抗原RCAS1与恶性肿瘤的关系.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肿瘤相关抗原RCAS1与恶性肿瘤的关系.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7/12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肿瘤相关抗原RCAS1与恶性肿瘤的关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肿瘤相关抗原RCAS1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1 RCAS1概述
RCAS1基因定位和蛋白结构
研究认为其基因定位在染色体8q23上,Nakashima等[1]分离了编码它的cDNA,此cDNA包括5′端242个核苷酸的非翻译区,639个核苷酸的编码区和3′端179个核苷酸的非翻译区。RCAS1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40kD的II型跨膜蛋白,由213个氨基酸组成,含有一个N端的跨膜片段,一个C端部分的卷曲螺旋结构。它可通过卷曲螺旋结构形成寡聚体,而且存在可溶性形式。
RCAS1在正常组织的分布和表达
RNA印迹分析显示RCAS1基因在卵巢、睾丸、前列腺、胸腺、肌肉及心脏有表达,但免疫组化方法未在任何上述器官中发现RCAS1蛋白表达。在小肠、结肠、淋巴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既未检测到转录物也未检测到蛋白表达[1]。
RCAS1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点
研究认为许多细胞如红白血病细胞K562(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CCRFCEM(人淋巴母细胞)、Ramous(Burkitt淋巴瘤)、phocytes, TILs)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低表达者,认为肿瘤细胞表达的RCAS1可能诱导表达受体的TILs凋亡,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监视。同时RCAS1是显著的预后因素,RCAS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预后较差。但有研究对此持不同观点,认为RCAS1的表达虽然与肺腺癌的预后有关,却与肺腺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参数无明显相关[4]。
RCAS1与食管癌
Kato等[5]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14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检测RCAS1的表达,发现它表达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上,%为强阳性表达,%为弱阳性,%为阴性,而且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及临床病理分期(P<)均显著相关,无RCAS1表达者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多变量分析显示它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RCAS1阴性表达的肿瘤组织往往比阳性肿瘤组织包含更多CD8+T淋巴细胞,推测RCAS1可能通过免疫逃避机制在肿瘤的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RCAS1与胃癌
Nakamura等[6]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发现RCAS1在胃癌的表达分为两种模式:颗粒状染色聚集在胞质靠近腺腔的一侧为P模式,而着色广泛地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质的是D模式。相对P模式而言,D模式更常见于较大的(P<)、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P<)或浸润超过黏膜下层(P<)的肿瘤。在同一切片,RCAS1表达阳性的区域中TILs的数量显著少于阴性区域,TILs的凋亡率也显著高于阴性区。推测RCAS1的表达和分布可能与胃癌的恶性转化、肿瘤进展及肿瘤细胞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有关。Fukuda等[7]%的病例表达RCAS1,%的病例高表达RCAS1,并且它的表达明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低表达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者(%),多变量分析显示RCAS1表达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RCAS1与结直肠癌
Okada等[8]用免疫组化法和TUNEL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