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最新河南省999.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河南省999.doc

上传人:412702457 2018/7/13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河南省999.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南省
2007年招生考试科研课题结项书
课题编号 0730073
课题名称《荣辱观与考试诚信教育》
课题负责人袁永强
所在单位南阳市宛城区茶庵二中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2007年11月27日
课题编号
0730073
课题名称
《荣辱观与考试诚信教育》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袁永强

29
中学二级教师
宛城区茶庵二中
**********
陈建华

29
中学二级教师
宛城区茶庵二中
**********
张宏涛

31
中学一级教师
宛城区茶庵二中
**********
陈连旭

33
中学一级教师
宛城区茶庵二中
**********
课题组负责人签字
袁永强
年月日
课题组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盖章负责人:张保永年月日
省招办
意见
盖章负责人:
年月日
《荣辱观与考试诚信教育》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组组长:袁永强
课题组成员:陈建华张宏涛陈连旭
单位:南阳市宛城区茶庵二中
时间:
一、《荣辱观与考试诚信教育》课题立项与研究的目的意义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全社会确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考试作弊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和蔑视,更是对政法学术风气的亵渎;作弊者不仅丢掉了学位,更丢掉了他人格中的诚信。中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好人。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培养品格的关键时期,诚信则是优秀品格的基本要素,它是培育许多优秀品格的土壤,如自强、自信、有社会责任感、心胸坦荡、明辨是非等等,而一旦失去了诚信,人就会变得圆滑,冷漠,没有原则性。而文明考试则是培养诚信的重要途径。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阵地,更需要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考试诚信教育,使学生学习荣辱观的知识,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使学生诚实守信,坚持诚信考试,让学生树立公平、正确、科学、竞争的意识,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荣辱观与考试诚信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二)当代中学生荣辱观
以热爱学校,忠诚班级为荣,以损害学校,危害班级为耻;
以崇尚科学,拼搏人生为荣,以愚昧无知,游戏人生为耻;
以刻苦学习,合作探究为荣,以放任自流,自私自利为耻;
以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为荣,以弄虚作假,出尔反尔为耻;
以孝敬师长,彼此关爱为荣,以不敬不孝,挑拨离间为耻;
以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为荣,以破坏公物,铺张浪费为耻;
以自尊自爱,仪表整洁为荣,以自轻自负,奇装异服为耻;
以严于律己,吃苦耐劳为荣,以敷衍了事,好逸恶劳为耻。
(三)诚信考试
考试这是一个收获喜悦的时刻,既是对学生一学期来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的检测,是对学风的检验,更是一场道德与诚信的考验。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的一项基本道德责任,更应该是们学生立身之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传承民族美德,树道德之新风,让舞弊远离校园,让诚信常驻心中!不讲诚信、考试作弊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和蔑视,更是对学校优良学风的亵渎。树道德之新风,立诚信之根本,是我每个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荣辱观与考试诚信教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的方法
1、问卷法:在“八荣八耻”和诚信考试的教育上,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
2、调查法:在考察学生的自身行为养成教育上用到此种方法。
3、统计法:把问卷的结果以统计图的方法呈现。
4、分析法:对统计的结果及数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的策略和原则
1、致力于“八荣八耻”理论的运用和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博大精深,蕴涵深刻,意义深远,是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法宝,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