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探索小学立体图形解题技巧.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探索小学立体图形解题技巧.doc

上传人:xcweywk961 2015/6/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探索小学立体图形解题技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探索小学立体图形解题技巧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进行小学立体图形教学中,教师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在小学立体图形解题中未能采用有效的策略,而过多的是通过死记硬背方式让学生学习的话,不仅不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积极探索小学立体图形解题的技巧,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立体图形;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48-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教学技巧、解题技巧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小学立体图形解题的过程,教师通过运用有效的解题技巧能够帮助小学生快速解决立体图形的问题,并能深刻的掌握其内在的涵义,本文主要对小学立体图形解题技巧进行分析。
一、小学立体图形解题技巧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而且,生活经验也不丰富,在进行立体图形解题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应用一定的解题技巧,如果单纯的对照着教材来解析的话,很难让小学生快速的掌握其解题关键点,就算能够将立体图形题解出来,可能也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解题缺乏一定的技巧性[1]。而通过让小学生掌握相应的立体图形解题技巧,能提高小学生解题的效率,使学生能够有一个合理的解题思路,在成就感的影响下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立体图形解题技巧
1、顶点标注技巧
体图形解题是很常见的,有很多是涉及到空间的图形,也就是立体图形的解题,将立体图形体现到平面上,或是将平面上的图形组合成立体图形。例如,如何将P展开用线条的形式体现在平面图上(如图1所示)?这是小学立体图形解析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练习题,针对这一题来说,只要掌握四边形四个顶点APQC的位置,再来确定四边形在平面的四条边就很容将图形画到平面上,当然,还要考虑到图形中存在6个顶点没有将其标出,如果要将其展开的图形折成立方体的话,可以在各个顶点上标出相应的符号,根据对展开图的观察来看,立体图形A、C两点在展开图上只体现出3个,而B、D两点在展开图上只体现出2个,可以采用′、″来表示,具体如下图(如图2所示)。结合四边形在立体图形P上的位置,可以准确的确定出四条边在哪个平面上,以及顶点在哪个点和棱上:AC边在面ABCD上,QC边在BCGF面上,AP边在A″B′FE面上,PQ边在EFGH面上;P点在EF边上,A点和C点在AC边上,Q点在GF边上。并将已经确定好的位置标注到图2的展开图上,再根据已经确定的点和平面上的连线进行折曲将形成如图1的立方体。
图1 立体图P 图2P的展开图
2、立体图形转换解题技巧
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是小学数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感有着重大的作用。在数学课程标准之下,主要让小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和几何体的最基本的特征,并学习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图形变换的方法等,
充分提高小学生的空间感。而如何让小学生从平面图形想象出立体图形,或由立体图形想象事物的形状也成为小学生数学教学的难点,如果采用传统的强硬式记忆法的话,学生只能针对教师讲到的几种题型进行记忆,在稍加变换之后又很难解答,而且,对记住的解题内容也缺乏一定的理解性,因此,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