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新形势下开发区国企改革发展路径探索.doc

格式:doc   大小:77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形势下开发区国企改革发展路径探索.doc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8/7/14 文件大小: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形势下开发区国企改革发展路径探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形势下开发区国企改革发展路径探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论及公有制经济地位时,提出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在此精神指导下,积极探索高新技术开发区国企改革发展突破路径,全面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已成为地方政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亟须破解的重要命题。
一、开发区与区属国企的共生关系
198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旨在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运而生,25年间实现了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快速发展。截止2012年底,全国共获准设立105家国家级高新区,它们是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社会载体,是不断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推动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基地。
开发区成立初期,主要面临城市基础设施供需矛盾突出,设施供应能力不足;设施供应和服务质量不高;投资缺口大,缺乏稳定、规范的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经营机制转换尚未全面展开,市政公用行业缺失等问题。通过对上述公共问题的解决带来“乘数效应”,可以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但是,公共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回报速度慢,比较注重社会效益,私人投资难以企及,只能以国有经济成分的企业投资为主。
开发区的发展史就是高新区国企的创业史,互为共生。开发区通过设立区属国有企业来承担地方城市交通、管网等基础设施以及功能园区的建设,区属国企作为开发建设主体、融资主体,通过投融资活动完善区域招商引资环境,提升区域形象,从而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区属国企也是经营主体,一方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做大了企业自身规模、在发展中做强了实力,企业成为地区的重要发展能级。
二、新形势下开发区国企外部环境的阶段特点
鉴于开发区与区属国企的共生关系,要想探索国企改革发展突破路径,就先要研究国企所在外部环境——开发区的阶段性发展特点。
(一)开发区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通讯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美欧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使得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诸多经济体有机会进入传统分工模式下不可能进入的高科技产业,其中尤以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蓬勃发展为代表。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信息通讯产业的成熟,美欧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中国出口放缓、经济增长的外需拉动作用下降。全球产业资本处于加速变革期,资本流动从成本趋向为主向综合因素趋向转变,从而促使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发全球产业分工布局的重新调整;全球经济加速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产业形态将趋向高端化、低碳化、服务化;全球贸易进入深度调整期,发达国家重视“再工业化”、贸易保护主义等手段导致进出口贸易疲软。
2、内部经济环境的变化
作为开发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信息通讯产业国际转移已经接近尾声,依靠“产业转移”实现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已变得非常困难。同时,开发区的土地、环境、劳动力等制约因素逐步显现,开发区的各项政策优势也在不断弱化,先行优势逐渐丧失,区域竞争的政策性不平衡加剧。靠制度改革、经济潜能开发的自贸区形成气候后,将对靠土地低成本引入、减税等传统手段为主的开发区形成巨大挑战。
(二)开发区发展模式的演进
开发区在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成为外商投资的密集区、新兴产业的聚集区和集约化发展的新城区。开发区发展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探索起步阶段,主要通过政策强力推动的行政手段,将政府最易掌控的资源配置到新开发区域;二是蓬勃兴起阶段,政策与资本联合推动,除了利用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外,再通过外资的进入推动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并实现经济腾飞;三是发展提高阶段,开发区注重功能创新和产业集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利用市场张力驱动发展;四是创新创业驱动发展阶段,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健全完备的现代服务体系来促进开发区全面发展。纵观上述四个阶段,开发区的发展动力表现为由政策外力走向引进型外力,再走向引进型内生动力,并最终走向创新创业驱动力的动态演进过程。
(三)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趋势
适应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使开发区成为新型开放高地,是开发区新一轮发展的定位和必然的选择。
第一,从“集聚产业”向“集聚要素、培育产业”转型。开发区是集聚产业的载体,但是集聚产业在以前主要是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实现的。招商引资是开发区发展的主要路径,即便是到近些年有些开发区过渡到“招商选资”阶段,但通过企业转移的方式实现特定产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没有变。随着国际产业转移速度下降以及开发区承载能力的局限,开发区的发展方式需要从依靠产业转移实现“集聚产业”向集聚高级要素、培育产业的方向转变。
第二,从外向型“出口平台”向“内外兼顾、注重内需”转型。一方面是因为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单纯依靠外需已经难以实现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