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浅谈供给侧改革.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供给侧改革.doc

上传人:wyj199215 2018/7/15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供给侧改革.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论文
浅谈供给侧改革
摘要:供给侧改革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了新思路,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供给侧改革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理论内涵,与需求侧管理共同构成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做好“转型、创新和改革”方面的工作,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结构性;理论逻辑;实践路径
一、导言<br于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实现整体跃升。”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再次提出“供给侧改革”,指出:“我们必须解决世界经济的深层次问题纯货币刺激措施是不够的,必须确定作出更大的努力促进经济结构改革,使供应系统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总理李克强11月11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强调“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我国经济在“三期叠加”阶段,面对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产品供求失衡和资本边际效率的降低,市场机制运作运行不畅等结构性问题,2015年12月18日-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供应方面的五个关键任务。可见,供应方面的改革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方向,供给侧改革将会是“十三五”期间我国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政策着力点。
二、供给侧改革提出的时代背景
总体上来看,世界经济环境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全球经济结束了大稳定的“旧常态”而进入了“新常态”。
(一)生产成本上升
在劳动力成本方面,中国面临着老龄化问题,劳动生产力增长速度过快,已经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在自然环境成本这一方面,国家在自然环境的监管上有所加强,企业在污染成本和安全成本方面也大大增加,更多时间是倾向于把更多的钱放在设备和技术上,通过使用设备和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产品更新换代。[1]
(二)产品的供需错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调查显示来看,2014年度,,,从而可以看出我国的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已经大于了国际上公认的贫富差距警戒线,表明在我国存在的贫富差距过大现象。贫富差距过来,让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越来越不合理。[2]
(三)资本边际效率的下降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资本边际效率的定义是一种贴现率,贴现率是使资本货物使用的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资本商品的供给价格的总和或重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投资强劲增长,刺激下的资本边际产出效率呈现下降趋势,减少投资回报将直接影响企业投资。
(四)市场机制运行不畅
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经济发展的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经济增长断断续续的问题,表现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投资产能过剩、要素供给约束、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增加”,这些方面充分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充分,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