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高山汉族文化.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山汉族文化.doc

上传人:yunde113 2015/6/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山汉族文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花坪镇高山汉族文化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花坪,你一定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多姿多彩的各少数民族之间,有一支服装、语言、风俗****惯跟当地民族迥异的特殊族群,尽入眼帘的,皆是似曾相识的唐装汉服;声声入耳的,又是耳熟能详的西南腔音,你一定会感觉到,时光仿佛倒退了一百多年,或者,他们是某一个少数民族? 
但他们确确实实,就是汉族,是一族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在这里,他们自称为“高山汉”,顺理成章地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
严格来说,高山汉族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民族,学术上将他们定义为“高山汉族”,泛指的是随着历史上的每一次移民潮迁入桂西北部山区的西南移民。花坪当地壮族则称他们为“布哈”,意思是“转移居住的人”。有学者认为,广西的高山汉原本就是川、湘、鄂的汉族,从明末清初开始,由于战争、历史、政治的原因迁移广西,相当一部份是明末李自成余部李定国的部下,李定国“兵溃”后,其部属又继续抗争了几十年,最后流散于滇黔桂边地的少数民族地区。当时,地势平沃的水源地已有壮族土著居民占踞,只有远离水源,土地贫脊的大石山尚无人烟,他们在这里停止了流亡的脚步,安放好祖宗的牌位,开始了祖祖辈辈都在跟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抗争的艰辛生活。 
由于生活在当地少数民族的汪洋大海之中,加上当时花坪交通闭塞,这些散居的汉人一方面渐渐与汉族主流隔绝,产生文化脱节,另一方面受当地的少数民族的影响同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汉族人慢慢地形成了生活、文化风格独特的“高山汉族”。较之于大多数居住在平地的汉族人,“高山汉”的服饰文化和生活****俗,更顽强地固守着汉族古老的传统。 
虽然是这一带的后来居民,但凭着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汉族群众的生活相对又比别的原住民要好。
崇文重教、汉唐遗风
走进高山汉农家传统的木瓦屋,你定会被浓厚的文化氛围包围着。大门楣上“耕读门第”的对联横额虽经风吹雨蚀,依然醒目遒劲,入木三分。那些“门对千杆竹家藏万卷书”、“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读书好耕田亦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更难知难不难”等等寓意与书法齐佳的楹联,让你生疑并非村夫野佬所为。那些上了年岁的老者,居然大多是旧时代老牌高中生,膝下儿女在外求学有为者甚多。当你与他在通红的火塘边沽酒夜话,他涉猎古今的知识功底,驰骋中外的悬河辩才,睿智明晰的思维见解,直教你暗暗称奇,以为是教授在讲学呢。真是心服口服,不得不服。
历史跨进现代文明社会,高山汉人崇文重教之风仍然不改初衷。你只要站在高山汉人的家门口,汉民族文化的氛围扑面而来。
“高山汉”的服装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男子着唐装,女子普遍“小匾衣”、大脚裤、穿围腰,只有围腰上用彩布镶几条酷似高山梯田状的马鞍形花纹,配上银质头饰手镯。统一黑布裤,上衣多蓝色。有山歌这样唱道:远看情妹穿身蓝,头戴金簪耳戴环……在绿色原野的大底色中,村姑们穿着这样上蓝下黑线条简明的衣妆,显得葱嫩和水灵。她们吃的五谷杂粮,脸庞桃红,象扑上一层脂粉,笑出一口山泉润白的皓齿,仙美至极。我认为这才是家园中最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