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劳动与技术》教案下册
王冬利
六年级
1、编织网袋
教学目标:学会编制小网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小网袋成品,编织示意图厚书等便于固定袋口绳的教具。 2、学生准备:编网袋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重、难点:绳与绳之间的打结。
教学过程:
(一) 展示提问,导入课题
1、展示小网袋作品。
2、提问:网袋有什么用处?它啊是如何编织成功的?(引入绳结编织法)
3、编网袋需要哪些材料、工具?(检查材料、工具的准备)
(二) 演示讲解,动手操作
1、学生自学图示,了解编织过程,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
2、借助投影或实物演示一步步讨论,明确编织过程: ⑴固定袋口绳(可拉直粘贴在课桌边) 。⑵对折线绳骑搭在袋口绳上(排列要整齐) ⑶打第一排结(各绳结要与袋口绳等距离。如没把握,可先做上记号,再打结) 。⑷大第二排结:在记号处从相邻的两个结中各取一根绳合并在一起打结。⑸将袋口绳环系在广口瓶、罐的沿口处或围绕在纸筒、大词典上(用胶带固定住) 。⑹把第一根绳和最后一根绳合并打结,完成第二排结。⑺依次往下编,最后留下一定长度的绳头,合拢打个结,并修剪整齐。⑻将口袋绳两头连结起来,完成编织。
3、思考尝试:你可以改变程序,或用不同的方法完成编织。如: ⑴对折线绳骑搭在口袋绳上时,可边骑搭边打结,搭一根打一个结。⑵将线绳对折后双股骑搭在口袋绳上,将并拢的双线头从对折口中穿过,拉紧。⑶先打好数排结,再设法把袋口绳围成环状(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帮助用手撑着) ,一排排首尾合拢完成。
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 总结评比
1、依据教材中的评比标准,自评、互评,填上“☆”。
2、请得“☆”多的同学展示他们编织的网袋,大家议一议这些网袋好在哪里,并请他们说说编网袋的收获、体会。
(四) 拓展活动
1、想一想:网袋大小取决于什么?怎样掌握网袋眼的大小?
2、课余收集一些不同质地的线绳, 根据需要编结不同式样的网袋。
2、碟头雕花
教学目标:学会简单的碟头雕花方式
教学准备:碟头雕花图片、盘子、水果刀、蔬菜、雕刻刀。
教学重难点:如何雕刻立体图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碟头雕花图片,学生看图,感受其中的美,引入新课。
2、说明碟头雕花的作用。
二、观察思考
观察教材第4页《鹤鸣》、《水仙花》的碟头雕花图,说一说碟头雕花的特点。
三、设计凤凰展翅的碟头雕花,商讨如何制作。
小组讨论,确定方法。
制作步骤:
1、雕刻风头。2、制作凤尾。3、制作翅膀。4、制作凤身。5、制作点缀小件。6、制作围边。
四、动手实践
按步骤动手制作
1、凤头。先切出一个长10厘米、直径4~5厘米萝卜块,按书中图分步雕刻后用牙签固定凤头上。用黑小豆做眼睛。
2、凤尾。取两根形状稍有弯曲粗细接近的黄瓜,将两根黄瓜沿纵向一分为二,再取其中弯曲方向一致的两半去瓤,用水果刀分别沿两侧斜切出约3毫米宽的薄片,注意刀口斜指向瓜蒂一端。然后摆在盘中,与凤头之间留出凤身位置。
3、其余部分。用其余黄瓜切出一段相连的月牙形薄片若干组,分别摆放在凤头两侧和凤尾两端。
把西红柿、橙子切成月牙形小块,去瓤留皮,分层摆在凤身部位。
五、分享成果,小组间观摩评价。
教学目标: 。 ,并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幅贴布绣。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制作贴布绣。
教学准备:白布,单色布,剪刀,胶水,铅笔,绣花针
教学过程:
。
。
:将要制作的图形画在纸上。
:将图案复印在布上。
。
(图案)
四、小组制作
五、注意事项
。 ,针脚要整齐。 。
六、展示个人作品。
4、用相机拍摄视频
教学目标:会用相机拍摄一个完整的小视频。
教学准备:相机、有问题的照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数码相机不仅能拍照片,还能拍摄视频,可以把一个节目、一个活动完整地记录下来。
那么,如何用相机拍摄视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观察思考。
观察有问题的照片,说说这些拍摄存在哪些问题?
三、设计方案。
1、怎样才能拍摄出理想的画面呢?
先进入拍摄视频状态。
拿稳端平相机。
如果不明白,可以阅读说明书。
2、拍摄步骤
摇镜头——移镜头——推、拉镜头——播放。
三、动手实践。
与你的同桌用数码相机互相拍摄。(按视频拍摄步骤进行拍摄。)
四、成果分享。
和同学们交流拍摄视频的体会。
5、组装三轮车
教学目标:学会组装玩具小三轮车
教学准备:三轮车拼装零部件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