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产计划周计划名词解释
:计划名词解释生产生产计划表格模板生产计划周计划表格生产计划落后如何补救
篇一:生产计划与控制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节拍:是指流水线上前后产出两个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
2、制造性生产:是通过物理作用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3、工艺阶段:是指按照使用的生产手段的不同和加工性质的差别而划分的局部生产过程。
4、内插式设计:是指在企业已生产过的两种产品规格之间,设计出新产品的过程。
5、生产技术:是指生产产品的方法及其所用的设备,如手工、半机械化、机械化、自动化等,它体现了一个生产系统自动化水平的高低。
6、成组技术:是一种利用零件的相似性原理来组织零件的设计、生产的方法。
7、服务系统:是指服
务组织向顾客提供服务的整个过程和完成这个过程所需要的组合方式。
8、工作中心:是一种统称,指的是各种生产能力单元,它可能是一台设备,也可能是由一组功能相同的设备组成的设备组,一个成组单元,一条生产线,或者在某些条件下,一块装配或存储面积也可以作为一个工作中心。
9、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的延续和具体化,是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
10、分销需求计划:是管理分销物流的技术,它实质上是将
MRP的思想应用在了流通领域,目的在于结合市场变化,适当安排各地区间的库存调度和资源配置,实现物料的供需平衡。
11、物资供应定额:是在工艺消耗定额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加上各种非工艺性消耗而制定的定额。
12、设备点检制:是指为了维持设备所规定的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检查标准(内容)和周期,由操作工或维修工凭感觉和简单的测试工具,对设备进行检查,并依据标准判断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决定维护检修工作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13、工艺专业化:就是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划分生产单位,例如,铸造车间、机械加工车间或车床组、磨床组等。
14、闭环MRP系统: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之后,对生产这些物料所需要的生产能力进行计算,即制定生产能力需求计划,然后检查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若存在不可行之处,就返回去修正计划,在达到满意的平衡后,进入车间作业控制子系统,监控计划的实施过程。
15、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供应链管理成的物流网络。
16、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和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可能的量。
17、安全库存:为了应付需求,生产周期或供应周期等可能发生的不测变化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库存。
18、生产间隔期:生产间隔期也叫生产重复期,投入,产出间隔期。是相邻两批同种产品投入的时间间隔。
19、工艺专业化:就是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划分生产单位,例如,铸造车间、机械加工车间或车床组、磨床组等。
20、科学预测:是对科学发展情况的预计和推测。
21、生产:是指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亦称社会生产。
22、生产能力: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
23、学习曲线:是表示单位产品生产时间与所生产的产品总数量之间的关系的一条曲线。
24、生产调度:就是组织执行生产进度计划的工作。
25、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
全过程进行的科学管理,即实行从设备的规划工作起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的管理。
26、物资供应定额:是在工艺消耗定额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加上各种非工艺性消耗而制定的定额。
27、工艺专业化:就是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划分生产单位,例如,铸造车间、机械加工车间或车床组、磨床组等。
28、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供应链管理成的物流网络。
29、资源柔性:是指一个生产运作系统能否灵活对应产品品种变化和产量变化的能力。
30、“最大”能力:指技术上的最大含义,除设备的正常维修、保养时间以外,设备连续运转时的产出能力。
31、工艺设计:工艺设计是指根据产品设计要求,设计或规划出从原材料到产成品所需要的一系列加工过程、加工方法、材料消耗和工时消耗、设备和工艺装备需求等技术文件。
32、有限能力计划:有限能力计划是指工作中心的能力是不变的或有限的,计划的安排按照优先级进行。先把能力分配给优先级高的物料,当工作中心负荷已满时,优先级别低的物料被推迟加工,即订单被推迟。
33、服务能力:服务能力指的是服务系统的生产能力,既一个服务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程度,通常被定义为系统的最大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