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

格式:ppt   大小:2,028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

上传人:junjun2875 2018/7/19 文件大小:1.9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情况;
②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
①引用相关历史资料,再现历史,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促进学生掌握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
②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讨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③从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出发,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而得出“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的结论。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教学重点
交通工具发展的表现
教学难点
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 专家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近代以来我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迁。这些内容一方面说明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同时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由于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4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
5 教学用具
多媒体
6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相传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喜食岭南的荔枝,由于岭南离当时唐都长安路途遥远,唐玄宗为了防止荔枝在长途运输中变味,于是命令每年飞骑传送,走数千里,马死无数而荔枝原味不变。这个故事说明古代长途运送新鲜果品实在太难了,不过,这类事情放到现在就不难了。现在,岭南的荔枝从树上摘下来用不了6个小时就可以摆上超市的货架了。古今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新知介绍
一、交通工具
(一)铁路交通和机车制造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3)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进展缓慢;

1)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二五”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
2)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而且还表现在火车机车和火车运行速度。火车机车的变化较大,我国现在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
(二) 公路和汽车制造
,是权贵和富绅的代步工具。
:由于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修了一些公路,但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建起汽车制造厂,建立起密集的公路网。
(三) 水路交通:
,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发展较快;
3.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过渡:有一幅脍炙人口的挽联这样评价他
上联: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一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士;
下联:殉社会者则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西风。
他于1912年在广州郊区燕塘操场上空飞行表演,不幸失事,壮烈殉职;
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杰出的飞行家冯如。
(四) 航空运输:
1.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2.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百年间通信技术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