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心目中的现代化港城
关注当今,放眼未来
民众观点
进调查,在4月13号下午,杨舍镇西门社区的现代化畅想一下就是他们的看法
城市环境更优美
生活在美丽文明的现代化港城,我感到非常荣幸。这里的天总是那么的蓝、水总是那么的绿,无论是从主干道到小巷,还是从街道到小区,整个城市都显得干净整洁,就像个大花园。外地的朋友来到这里,总会对这里的环境大加称赞,虽然每一次我都会说“这不算啥”,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充满了自豪感。
王立权
优美的城市环境不仅便利了市民生活,提升了市民的荣誉感,也给港城带来了一系列的荣誉。近年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奖项纷至沓来,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港城人居环境的肯定。
对于港城未来的城市建设,我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大绿化力度,按照街景特色化、园林艺术化的要求,打造精品绿地,让绿化与街道融为一体,让市民能够随时随地亲近大自然。同时,要充分肯定环卫工人对城市的贡献,要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城市美容师”的良好氛围。
社会更加开放包容
我是辽宁本溪人,退休以后和老伴来到了港城,迄今已有11年之久。生活在这里这么多年,港城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它的包容性、不排外性。
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就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港城我看不到本地人对外来人的歧视,整个社会呈现出一幅唯才是举的良好氛围。同时,在社区里,邻居们也非常照顾我,隔三差五地来嘘寒问暖,平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总是能帮就帮。在社区里,我参加了剪纸班,学会了唱歌、跳舞,经常和几个老姐妹聚在一起,聊聊家常、道道里短,其乐融融,不亦乐乎。现在港城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我对港城也充满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张国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开放包容,才能发展进步。唯有开放,先进和有用的东西才能进得来;唯有包容,吸收借鉴优秀文化,才能使自己充实和强大起来。希望在现代化建设中,港城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开放包容,用博大的胸怀迎接各方有志之士,让他们为港城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基础设施更完善
以前我在妙桥教书,退休以后就搬到市区来住,至今已近10年。10年间,市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以前的农田也成为了闹市区;公交线路越开越多,晚上出行也不用愁了;城市绿化日新月异,园林城市也不再是梦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给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也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肖玉兰
未来,我希望政府继续关注民生,关注基础设施的完善。要加快道路建设,完善内部路网结构,提升道路等级,着力解决断头路等问题,努力实现路路畅通的远景;要加快通信建设,扩容3G移动通信网络,努力实现3G网络全覆盖,并为将来的4G网络打下基础;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让更多的人共享文化成果……
市民的幸福,是城市巨变的一个缩影。希望城市的决策者、规划者、建设者以及每一位热爱生活的市民,都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幸福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城乡一体化扎实推进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以前在锦丰教书,退休后就搬到市里。这些年,我感到港城最大的变化就是,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了,村民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我又回到了老家参观。当我来到沙洲新城的建设现场,我一下子就被它折服了。那里的道路规划非常合理,安置小区的建设热火朝天,景观绿化也别出心裁,让人不禁感叹政府为百姓做实事的诚意,期待沙洲新城完工之日的美丽景象。
邱芬娣
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我希望政府能够健全以工促农机制,完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创新城乡规划体制,推进城乡建设、信息交通、社会管理有机衔接,构建“全域港城”的新型城市形态;创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制度,稳妥推进土地资本化、股份化,加快土地流转;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协同奋进,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好一个现代化港城,打造出一个现代化的美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