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南丰镇开展了关于“我心目中的现代化”大讨论活动。自活动伊始,镇农服中心全体人员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组织了非富多彩、内容多样的学习和讨论互动活动,不仅仅在本部门内进行深入探讨,还把活动范围扩展到农村一线,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培训课堂,与广大群众深入交流对现代化的认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扬广大群众的智慧,对于现代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好的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方向。一、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全方位、动态化的社会变迁过程,它以现代工业、信息与技术革命为动力,以知识、人才、制度、体制创新为保障,以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基础设施为依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不断提高为标志,推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革,从而实现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信息化社会转变。二、群众心目中的现代化: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广大群众对现代化有他们自己的认识,涉及到衣食住行、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方方面面他们关心的问题。随着近年南丰镇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很多村里人搬到了镇上,农民的身份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市民,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们白天进厂上班,晚上在居民广场跳跳舞、唱唱歌,还可以到公共图书馆看书学习,享受文化大餐。这就是他们眼中的现代化。在上下班的路上,经常会看到河道清洁员辛苦的将河道内的垃圾、杂草清理干净;也会看到道路上勤劳的清洁工,总是一丝不苟,把路扫的干干净净;还有全镇不断扩大的绿化面积,一年四季,景色不断;用老百姓的话说,生态环境漂亮了,连空气都清新的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仅心情愉快,还能健康长寿呢,这才是现代化进步的样子吗。还有另外一部分人是这么说的,去年村里给我们办了社保和医疗保险,我们再也不为将来年龄大而发愁了,不用为看不起病担心了,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改善民生的力度,加大分配改革力度,切实缩小贫富差距,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三、与本职工作相结合的现代化: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早已经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对农业产业的巨大促进力量,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农业品种的改良、农业技术的更新,现代农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缩小工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才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2年国家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提出了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在国家支农惠农、支持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一系列政策下,广大农业工作者必定会有所为,积极探索科学化作物管理栽培方式,用科技促进农业稳定和发展;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