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学,让学生讲出来
——小学低年级家庭作业设计思考
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金岚
摘要: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要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市教委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如何回家巩固学生每天所学知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研究在充分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尝试传统作业形式的改变。试图通过“讲数学”这样的家庭作业形式,探索低年级学生有效的家庭作业实施策略,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发挥作业功能、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讲数学”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的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自信心以外,更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减轻课业负担家庭作业设计讲数学实施策略
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要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重庆市教委印发了《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试行规定》,要求各中小学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然而,作业与教育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作业不仅是对孩子所学知识的巩固,更是从小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研究低年级学生家庭作业的设计,显得迫在眉睫。
我认为,规定所说的“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不是让学生回家什么学习任务都没有,而是应该让学生摆脱过重的课业负担,思考更多的问题,培养独立思维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我们要尝试传统作业形式的改变,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作业形式,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努力。
研究的意义
(一)让孩子“讲数学”的意义
“讲数学”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的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自信心以外,更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 
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数学概念 、性质、法则是个难点。在平时测验、考试中错误率较高。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物、教具、电教演示或实际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含义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多讲,理解其意。我们要防止死记硬背,但并不是说不记不背,对有些概念、公式,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背出,朗朗上口,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