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江防实习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防实习报告.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5/6/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防实习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科学技术学院

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认识实习(社会调查)
□教学实习(□生产□临床□劳动)
□毕业实习
实习形式:□集中□分散
学生姓名: 王佳欢
学号: 7011112002
专业班级: 环境工程 121
实习单位: 江西华源江纺有限公司
实习时间: —

2015年 6 月 23 日
一、          实习目的
了解废水产生及处理过程的目的,不同种类的废水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运行模式亦不相同,进而加深对废水处理的认识
二、    实习内容
进水-粗格栅-集水池-调节池-提升泵房-调节池-曝气沉淀池-出水
工艺流程详细介绍
1)粗格栅:粗格栅是用来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粗格栅是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2)泵房:排灌泵站的进水、出水、泵房等建筑物的总称。泵站建筑物应根据不同类型泵站的特点、灌排渠系布置、水文、气象、地形、地质及水源与能源等条件,在满足灌排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布置,达到安全、高效、经济的目的。
②出水建筑物:有出水池和压力水箱两种主要形式。出水池是连接压力管道和灌排干渠的衔接建筑物,起消能稳流作用。压力水箱是连接压力管道和压力涵管的衔接建筑物,起汇流排水的作用。这种结构形式适用于排水泵站。
③泵房:安装主机组和辅助设备的建筑物,是泵站的主体工程,其主要作用是为主机组和运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排灌泵站泵房结构形式较多,常用的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3)曝气沉淀池:1—进水管;2一曝气区;3-顺流圈;4一回流缝;5一出水槽; 6一沉淀区;7一导流区;8一曝气叶轮;9一回流窗 2 曝气沉淀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曝气沉淀池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曝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有2个方面:①污泥回流缝经常堵塞;②污泥物去除效率不高。污泥回流缝是沉淀区污泥回流至曝气区的通道。为了防止因曝气叶轮激烈搅动而发生樗泥流失, m。但具体运行过程中,由于水质波动、操作上的失误及开停车,水中含有一定的油泥,致使回流缝经常堵塞,影响曝气区生化处理,同时沉淀区底部因缺氧而使污泥腐化上浮,影响出水水质。除此而外,池内水流状况对曝气沉淀池处理效率也有较大影响:(1)曝气区。通常认为,在叶轮旋转搅拌作用下,从池底中央流进的废水及从回流缝回流的污泥能与曝气区内原混合液进行很好地混合。但仔细分析,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实际上,废水比重小,回流污泥比重大,混合液比重介于二者之间。当表曝叶轮(转速20—100 r/rain)带动曝气区内混合液旋转时,曝气区有点类似于离心机。由于比重较大的污泥位于曝气区底部周围,流入速度只有2o一40 II~tl/$,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很难与废水、混合液很好地混合。因此曝气区容积利用率和废水生化效率自然不高。(2)沉淀区。混合液由于较沉淀区上清液比重大,进入沉淀区时,易形成异重流。当混合液流到四周池壁,即有一部分沿池壁上升。由于上清液从周围溢流堰溢出的抽吸作
用,混合液随水流出,造成泥水分离效率下降。3 曝气沉淀池工艺改进根据上述分析,对曝气沉淀池作了2点改进:(1)将池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