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当前基层检察院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打击犯罪、反腐倡廉、维护公正、保障民生、促进和谐、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使命。检察队伍建设是检察事业的基础和组织保障。当前基层检察院队伍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值得重视,有针对性地解决矛盾深化队伍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紧要。对此,我结合基层院实际谈点个人浅见。
一、当前基层检察院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警力严重不足,制约工作开展。基层检察院普遍存在警力不足的问题。以达县检察院为例,达县是人口近140万、幅员面积2900余平方公里的大县,而达县院仅有94个政法专项编制,实有干警80名,缺编14人。这80名干警除去领导班子成员和外单位常年借用人员外,只有67名干警分布在17个部门,个别科室仅有1名干警。到2015年,还将有9名干警退休。目前,有些干警身兼数职,常年超负荷运转,带病坚持工作。严重缺编缺员,使一些科室的业务不能正常开展。警力严重不足,工学矛盾突出,干警培训学习机会少,知识更新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项检察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队伍年龄老化,缺乏生机活力。检察官准入门槛高,进人渠道单一,特别是在国家实施统一招录政策以前,普遍多年未补充新人,造成人才断层。以达县院为例,2007年以前,接近10年未进人,此后通过国家统一招录才陆续补充了部分人员,目前具有检察官资格的公62人。其中:51岁以上的16人,%;46岁至50岁的13人,占21%;36至45岁的12人,%;35岁以下的21人,%,这21名干警大多是助理检察员。年龄结构较老化,队伍缺乏生机活力,不能适应新时期检察工作的需要。
(三)个人发展受限,难以留住人才。西部地区的基层检察院,招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缺乏竞争力。首先,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干警经济待遇较低。特别是异地考进的干警首先要面临住房、交通等诸多问题,其经济收入不能满足正常生活支出,往往需要父母资助。其次,检察人员与党政部门岗位交流机会少,干警职位上升空间不大。而同期参工在党政部门工作的同志,职位晋升的机会要多得多。因此,有的干警身在曹营心在汉,只要条件成熟有机会就想到辞职或者想办法调出去。2009年以来,达县院先后有11名干警辞职和调出,导致人才严重流失。
(四)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工作。目前,西部地区的基层检察院高素质人才稀缺。如达县检察院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干警59名,其中从院校毕业的只有40名,且绝大多数是近年来新招录的干警。由此看出,队伍整体素质起点较低。同时,不少干警的执法办案理念、执法办案方式陈旧,执法办案的效果也不理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采用高科技、高智能手段犯罪和一些新型犯罪不断出现,对检察干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成为当务之急。
(五)缺乏进取精神,工作状态不佳。个别干警缺乏争先创优意识,工作安于现状,墨守陈规,不思进取。也有个别年轻干警心态浮躁,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不专注于本职工作,不脚踏实地做事,几年过来仍江山依旧、业绩平平。个别干警懒、散、庸现象突出,工作效率低下。
二、加强基层检察院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班子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领导班子是带领全体干警开创检察事业的火车头、领头雁,起着标杆的作用。领导班子建设是队伍建设的重中之中。通过强化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