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贾汪区家庭农场发展情况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村承包地向家庭农场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内涵是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 以市场为导向,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专业从事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并经过工商注册,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主要推动力量,是今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4月28日省工商局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工商注册登记职能,做好家庭农场登记工作的意见》。
一、全区家庭农场基本情况
目前贾汪区共注册家庭农场10家,每个农场注册家庭成员3人以上,,其中徐州市贾汪区天顺家庭农场于3月中旬经我区工商局成功注册,为全市首家。
“天顺家庭农场”位于贾汪区紫庄镇张权楼村,注册资金200万元,农场负责人蒋超大学间学习专业为农业专业,其毕业后和家人一起养殖家禽。几年来积累了一些农业生产经验。2011年秋天,蒋超到沛县大丰食品有限公司考察,并邀请该公司的领导到基地考察土质,环境等情况,认为基地较适合种植黄桃,2012年初,流转土地700余亩,从事黄桃、水蜜桃种植和新品种培育。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蒋超看到家庭农场是农业发展的趋势,目前自身的生产规模符合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于是便申请注册了“家庭农场”。天顺家庭农场是“公司﹢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由沛县大丰食品有限公司为农场提供种苗信息和技术服务,并签订产品销售协议,以保护价回收,解决了农场的后顾之忧。农场生产过程中通过自家养殖场家禽的粪便施肥,形成种养产业链,实施无公害生产。预计明年6月,将有部分产品上市。
徐州市贾汪区裕达家庭农场位于贾汪区江庄镇南庄村,农场负责人王建军,流转土地876亩,从事小麦良种和玉米种植,另外种植核桃树3000棵。该农场还拥有养殖厂,占地22亩,目前存栏羊220只。该农场已购置了拖拉机3台,联合收割机3台,大型烘干机1台。同时,该农场良种和生产资料由相关厂家直供,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二、当前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场发展用地难,流转土地不集中连片。农民惜租,土地流出户少,农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尽管天顺家庭农场流转了大量土地做农场经营,但被分成4块,且地块间相隔较远,耕作不便。
2、硬件配套不齐全。天顺家庭农场承包的土地地势高低不平,条件差,交通不便,基地配套的排给水、供电、道路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农场的发展。2012年的两场大雨,淹死了三千多棵树苗,目前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亟待解决。
3、资金短缺。昂贵的租金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搞土地整理自己又无财力完成。目前,我区家庭农场刚刚起步,农场的土地流转费每年每亩800元左右,是很大一笔开销,经营前期又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农机设备、种子等。目前,缺乏更新设备和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
4
、农场自身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农场现处于起步阶段,农技力量薄弱,机械化程度低;农场主经营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尽管蒋超多年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但离农场的生产经营管理理念等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研,全区还有很多农村能人通过承包土地、开展规模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