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蒹葭
《诗经·秦风》
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诗经》名称由来
先秦称为《诗》(原名)
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汉武帝时,被尊奉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多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诗经》三种表现手法
朱熹的解释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现在的解释
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重言叠字来状物、拟声、穷貌。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解题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皆生于水边。
《秦风》
“芦苇”
背景介绍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
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
1、“爱情”说
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恋歌,是写青年男女的恋爱,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2、隐士说
是讽刺君主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为官,作者就是隐士,。
3、理想境界说
此诗乃明志之作,是表达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哲理。